儿童福利院|泪奔!山东这位“妈妈”,养了1029个孩子( 三 )


为了打消其他同事的顾虑 , 也为了更好地护理 , 杨守伟给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医学博士马郎发邮件求助 。 马郎回复 , 这个女孩是母婴传播导致的抗体阳性 , 和真正的艾滋病患者不一样 , 只要做好防护 , 不会有传染危险 , 如果精心抚育治疗 , 还有可能转阴 。
在杨守伟的精心护理下 , 奇迹真的发生了!女孩8个月大时 , 体检结果显示 , 抗体转阴;随后 , 连续4次体检 , 结果全部阴性 。 3岁时 , 她被成功收养 。
这些年 , 福利院里先后来过多个梅毒、艾滋病等抗体阳性的孩子 , 绝大多数在护理员妈妈们的悉心照料下恢复了正常 。
其实 , 对于这些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来说 , 手术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 。 但手术前 , 孩子要有好的体质 。 “把孩子养得越好 , 手术成功概率越大 。 ”杨守伟记住了医生的话 。
经过护理 , 达到手术标准的孩子就可以做手术了 。 与手术大门一墙之隔的长椅记录了杨守伟煎熬的等待 。 她忙前忙后 , 为孩子们祈祷 。 “快好起来吧 , 等你好了就能找到自己的妈妈了……”每次想到这里 , 她泪水又“决堤”了 。
有时候 , 有的孩子手术后哭闹 , 为了安抚孩子 , 杨守伟曾经抱着一个孩子三天三夜 , 而与此同时 , 她在家的女儿也正在发烧 , 哭闹着喊妈妈 。
杨守伟狠了狠心 , 把女儿的电话挂掉了 。 “女儿在家有其他大人照顾 , 我放心 , 可这些孩子 , 她们只有我啊 。 ”
有重生的喜悦 , 也有死亡的阴霾 , 连同1029张笑容 , 构成了22年来杨守伟的生命刻度 。
2010年 ,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搬家了 , 这是一座圆伞形的建筑 , 蕴含了建造者深切的爱意 。 全院上下都沉浸在兴奋中 , 杨守伟也是 。 但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刻 , 她又想起那些再多努力却依然无法留住的小小生命 , 那些孩子没能等来这样好的医疗条件……

儿童福利院|泪奔!山东这位“妈妈”,养了1029个孩子
文章图片

创新护理方法
“让他们活得更舒服一些”
除了守护生命健康 , 更多时候 , 杨守伟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些残缺的小小躯体也一样有尊严 。
“工作当中特殊的孩子比较多 , 每一个孩子的病情都不相同 , 需要特定的护理方法 。 ”杨守伟说 。 她不仅这样自我要求 , 还以身作则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
“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 让他们活得更舒服一些 。 ”在杨守伟的感染下 , 福利院的其他“妈妈”们也很快进入了状态 。 跪着给孩子抹药 , 蹲下来为孩子拍照 , 喂饭要和孩子有眼神交流 , 每天和每个孩子至少拥抱7次……不仅如此 , 杨守伟还提出“脱离床铺”理念 , 把这些不会走、不会坐甚至不会翻身的孩子抱下床 , 接触地垫 , 带他们到室外感受暖阳 。
在杨守伟眼里 ,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 相对于承认孩子们的“缺陷” , 她更乐于为孩子们做出改变 。 比如说 , 她和同事们一起设计了洗澡车 , 方便脑瘫孩子洗澡 , 给唇腭裂的孩子设计了吸管式的奶瓶 , 给脚部术后的孩子缝制合适的鞋袜……
“我们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心理情况 , 他们都很活泼 。 ”杨守伟说 , 这里孩子们穿的衣服 , 没有重复的 , “我不想让他们看上去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希望他们各有各的性格 。 ”在活动室 , 一名正在做手工的孩子看到采访人员在走廊上拍照 , 跑过来拉开窗户向大家招手 。 正如杨守伟所期盼的 , 孩子们都是开朗爱笑的 。
从专业护理基础知识一片空白 , 到如今取得孤弃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康复保健师等多项资格证 , 杨守伟的学习能力为年轻的护理员妈妈们树起了标杆 , 杨守伟始终坚信 , 只要有创新 , 孩子们就会受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