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属虎年龄对照表,属虎的年龄段( 五 )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
黑天苟地,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 。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 。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 。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 。辰自然就属了龙 。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 。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 。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正在萌生 。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 。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 。羊,午后吃草为更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 。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 。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 。坎卦,其上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 。因此,酉属鸡 。夜幕降临,是为戌时 。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 。接着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 。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
三是按中国人信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之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当看足趾数目 。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 。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 。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 。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 。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二者大同小异 。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的观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
【十二生肖的寓意】
我们的十二生肖两两相对,,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中国人全部的期望及要求 。
之一组:鼠和牛 。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 。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劳,就变成了小聪明,光是勤劳,不动脑筋,就变成了愚蠢 。所以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我们祖先对中国人的之一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
第二组:老虎和兔子 。老虎代表,兔子代表谨慎 。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大胆心细 。如果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卤莽,而一味的谨慎就变成了胆怯 。这一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
第三组是龙和蛇 。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 。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历代的祖训 。
第四组是马和羊 。马代表一往无前,直奔目标,羊代表和顺 。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周围,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 。但是一个人如果光顾着和周围和顺,之后他连方向都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 。所以一往无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 。
第五组是猴子和鸡 。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 。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 。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最后也得不到收获 。但如果说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了 。只有它们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整体的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