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公开课讲义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高效课堂人教版( 二 )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
3、我的 。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
(1)理解“后悔”的意思 。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
学生自由编、演 。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 。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唐代有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
3、指名读古诗,正音 。
三、理解诗句意思 。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 。欲:想要 。穷:尽 。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
四、指导朗读、背诵 。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
2、指名读,集体评议 。
3、同桌互背 。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