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虎早教产品怎么样(巧虎早教怎么样)( 二 )


大名鼎鼎的年糕妈妈,公号做得很好,一开始做宝宝辅食类内容的,早教盒子产品没出多久 。
他家课程涉及感官、运动、音乐、艺术、思维等方面,面广 。本来看着挺好的,但不巧看到一篇差评:
宝宝用的东西怎么能质量差?所以品牌再响,也没有试的欲望了 。
当然了,后来用小步,也发现玩具质量其实也不完美——可能这样的课,玩具的种类很多,所以不可能像巧虎的玩具那样好 。
不过,从家长的角度,玩具不精美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安全是不可以的 。(我想,年糕妈妈这样的品牌,应该会根据用户意见改进的,所以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产品哈 。)
(4)小步DEEP家庭早教课,和年糕妈妈早教课形式类似 。试听过但没报,主要是意识到自己时间有限,其实可以优化选择,重点选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学习 。
小步的理念我也很认同,课程内容也很丰富 。内容包括科学、艺术审美、感官发展、数学逻辑、语言沟通……
但选课到这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我是希望内容丰富点,不过我陪娃的时间真的很有限,会不会贪多嚼不烂?
而实际上,像语言、感官发展、科学认知这些,即便平日老人带着,其实都有在做一些的,对吧?那不如重点去做大家都不擅长的内容,比如艺术和数学 。
正好也看到一度甄选APP上有人说,这俩课其实是DEEP课里面这两部分的加强版,于是,就入手了 。
从后来我们上课的情况看,总体我还是满意的,但缺点也有,比如有的教具太简陋,另外,和巧虎这些早教盒子一样,毕竟不是给娃量身打造的,会有些内容孩子并不买账……
想着可能有妈妈和我一样对数学以及艺术启蒙不够自信,所以下面具体分享这两个课的情况给大家 。
三、虽然槽点也有,但小步的“数学”和“艺术”课确实让我能在每天少得可怜的亲子时间里更高效地陪伴孩子 。我每天下班回家已经晚上7点,很快孩子就要睡觉了,所以真的特别需要高效的亲子陪伴时间 。
视频内容短,学完就明白该带孩子怎么做,常常能学到新鲜的、更适合孩子的玩法 。
这两个课程都是视频加教具的形式,视频是给家长看的,非常短,5分钟左右,上个厕所的时间就能看完 。要培养什么能力、怎么去引导孩子,视频里都讲得很明白 。
比如,下图这个小火车教具,其实很多人家里都有 。但如果我没有报这个课,就可能只是和孩子玩把不同形状套进去的游戏 。
而在课程里,玩法就多了,形状配对、颜色配对、数数、前后方位、按数量多少排序、分类……
再比如,“艺术”课中,有一节课名字叫“横着的螃蟹”,按照课程的引导,我给她准备了粘土和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吸管,说一起做个螃蟹吧,她很快明白我的意思,自己把吸管插到粘土上……做完螃蟹,她又把别的玩具插在粘土上,激动地告诉我她种了一棵树!
在这之前,我有尝试给她玩粘土,和她说一起捏个苹果、煎鸡蛋什么的,她都不感兴趣,曾经一大箱子粘土在我们家成了闲置 。此时,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对粘土不感兴趣,是对玩法不感兴趣 。
当然,也并非每个游戏孩子都如此喜欢 。一切随她的心情和认知在变 。有时候,一个游戏没玩几下就结束了 。
和视频简洁、明了一样,小步的教具也简单,很好操作 。
大多数教具都很简单,也好操作 。如下图,就是给孩子一只某颜色的小蝴蝶,然后让其他蝴蝶都“飞”出去,再让孩子根据颜色和大小去找蝴蝶妈妈 。
我看过一个理论说,很多时候,简单的玩具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一堆沙土 。而这样的玩具也对孩子非常有意义 。
但有时候觉得小步的教具做得太一次性了 。比如下图中的卡片薄薄的、软软的,孩子边看卡片边揉,游戏还没开始,卡片已经被揉皱了,然后在游戏过程中,她的注意力有一半都在把卡片弄平上 。
特别想说下,小步的艺术课没有禁锢孩子的创造力,这一点也是我很看重的 。
低龄宝宝的课程都应该以启蒙探索为主,重点是学的过程 。
小时候,我也学过画画,当时就是老师先画一张,然后让我们照着画 。从现在的教育理念看,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想象力呀 。所以,在上小步的艺术课之前,我也担心会不会禁锢她的思维,破坏她的想象力 。
但后来的课程,打消了我的顾虑 。而小步的“艺术”课更重探索,而非绘画结果 。
(我们的作品:气鼓鱼在水草里游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