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情书!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情书"( 三 )



关于死亡,我们应该知道的事
中国的家长不愿意谈论死亡 。 柯爸爸的父母也是如此,在很多老人的观念里,死亡总是意味着一种灵异或者不吉利 。
一位读者讲起自己最亲爱的姥姥去世后,她在家总是难以自抑地哭泣,但她的妈妈却说:“别总在家里哭,很晦气 。 ”
一方面,她感觉到很诧异,对于妈妈来说,姥姥的去世必然让她很痛苦,但妈妈却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她感觉很疑惑,对于人来说,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终究要走向死亡,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柯爸爸的女儿第一次接触到死亡的话题,是宠物雪梨死亡 。 当时女儿除了哭泣,知道宠物永远不会再回来,还无法深刻地理解死亡的意义 。
柯爸爸则通过看着父母的老去,自己亲人的离去,告诉孩子:我们应该建立对死亡的理性认知 。
死和生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
我们要承认和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正因为生命是有终点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生活没有自动给出你人生的目标,你必须自己去找去发现,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 ”正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说的,一个人只有赋予自己生命意义,才能在艰难的生活中扎根下来 。
还有就是关于如何死 。 我们对死亡常识的了解太少,所以没有建立起关于死亡的正确观念,从而无法正确地对待死亡 。
柯爸爸从自己读到的一篇关于临终的文章入手,写濒临死亡的人的感受,由于我们缺少常识,在这个阶段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给他们带来了不适的感受 。
所以,柯爸爸说,如果自己到了最后的时刻,自己接受“最好的死法” 。 不要加盖被子,不再进食饮水,不要用吸引器吸痰,不要再和他说话,只要不要悲伤地静静守护就好 。
与孩子探讨如何看待死亡,是每个家长应该学习的一门功课,通过宠物、家人的离去,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只有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件事 。
“因为有你,我更理解责任 。 因为有你,我更懂得珍惜 。 因为有你,我更愿意加倍努力,以一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陪伴一个越来越好的你 。 ”
今生,柯爸爸与女儿以父女的身份相遇,在这种血脉之缘外,希望通过文字,能够与女儿进行更多的心灵交流 。
在把真情实感注入笔端的一篇篇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之中,那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铸成的感悟和教诲,背后藏着的是父母的价值观以及一个家的家风 。
作为家长,我们明白,父母与孩子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
再多的牵挂和关心,都要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孩子的长大 。 所谓世间相爱都为相聚,唯独父母与孩子之爱指向别离 。
随着女儿即将从小学升入初中,柯爸爸这样回首小学送女儿上学的时光:“亲爱的丫头,有些路你必须一个人走,一生的路无论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只能你一个人走 。 所以从现在起,你必须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从体魄到情感到精神到灵魂,强大到足以抵御漫漫长路的寂寞和崎岖坎坷的颠簸 。 ”
孩子,人生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 而作为你生命中摆渡人的父母,把这些文字视为是放入你行囊的信心、力量和勇气 。
【特殊的情书!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情书"】 孩子,勇敢向前走吧 。 你要相信,无论生命之河如何流淌,父母的爱与祝福,始终如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