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孩子听话(如何整治不听话的孩子)( 二 )


可是现实是太多太多的父母正失去耐心,都没有时间去倾听孩子,更何况是去理解孩子的内心 。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要想想他这样说的缘故 。
孩子只是舍不得玩伴,又不是故意跟你置气 。
反而是大人的急躁误解孩子的心意 。
假如你能像个孩子那样,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会收获孩子的信任和亲密的爱 。
当然,读懂了孩子,理解他们的行为,仅仅是知这个层次 。
我们还需要“行” 。
这个“行”就是父母的行为榜样 。
这可比讲道理又用的多 。
比如很多爸妈问我:“鱼爸,怎么才能让孩子爱阅读?”
答案有一半在父母身上,“父母是不是爱阅读,是不是真的重视阅读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个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的 。
也许刚开始会很难,但是去做了,而且坚持下来就会收获到效果 。
宋代有一个牛爸叫苏洵 。
他在儿子们出生前,还是一个潇洒公子 。
可是当他知道自己当爸爸后,性情就变了 。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而且他不仅仅自己努力读书,还影响着苏轼和苏辙两兄弟 。
还有一个这样的小故流传着:
每当孩子玩闹的时,苏洵就故意躲进角落,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 。
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他们上前探寻父亲的“秘密”,他又连忙把书合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
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 。
我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千百个大道理 。
所以,当你发现跟孩子讲道理没用的时候,试试这些法子吧 。
这样自己跟孩子都能轻松一点,关系亲密一点 。
来源: 重庆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