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爱,是“I See You”!( 二 )


文章插图

对孩子的规则 从何而来?
很多家长问我, 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 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 才能定合同 。 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 他不同意合同也无法换个父母, 怎么能真正跟你讲契约精神?这是不合理条约 。
真正的规则是怎么来的?
有的妈妈问我, 他的孩子都会刷牙了, 还要她帮忙一起刷, 这样会不会养成孩子不独立刷牙的坏习惯 。 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程中, 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她说都很开心啊, 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 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 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 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 这个时候的规则就等于舒服, 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 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
规矩≠教条
很多夫妻离婚就是因为一些琐事, 各自认为的好习惯定义不同 。 比如我认为厕所盖应该放下来, 他认为应该打开 。 我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就是我们从童年学习到, 遵守规则的我才值得爱, 若不遵守这些规则, 父母会不高兴, 冷漠甚至惩罚我们 。 于是这些规则内化成信念教条, 见人就想往别人身上安, 人际关系怎会处得好 。
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 学不到的是磨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