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孩子而已,双十一何必非得“买买买”( 二 )


重“器”的时代,让你丧失了妈妈的本能
中国有句古语叫“君子不器”,说全了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说人话就是,人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 。
而我自己把它理解为,我们做事,不能太过依赖“器”,应当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产出更多有用的“术”去解决问题 。 如果一味地依赖工具,会让我们丧失很多作为妈妈的本能 。
比如,孩子晚上哭闹,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观察她的真实需求,本能地去搂搂孩子,而是赶紧找安抚奶嘴 。
比如,孩子要了解多彩的世界,我们不是抽空陪她们外出游玩,而是直接把电脑iPad扔给他 。 再比如,孩子慢慢开始蹒跚学步,我们不是耐心地牵着他们一天进步一点,而是直接扔给他一个学步车 。
搂搂孩子不花钱,而安抚奶嘴花钱;户外活动不花钱而iPad花钱;牵孩子的手不花钱而学步车花钱……
我们都寻求“器”的帮助了,这钱怎么省得下来?为了孩子买买买,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花再多都舍得,但究其本质,只是花钱买个偷懒 。
如何创造更多的“术”呢?孩子在外面哭闹,不是立马买颗糖果堵她的嘴,而是耐心地晓之以理或是机智地用其他事物转移他的注意力;
孩子吃不饱老是哭,不是想都不想就加奶粉,而是想方设法科学追奶坚持母乳喂养;
孩子感冒,不是三番五次抱着孩子去过度就医乱花冤枉钱,而是学做淡定妈妈冷静沉着地进行基本的家庭护理 。
放弃对器的过度依赖,充分激发你作为母亲的本能,让母亲的智慧与本能超越器具,超越金钱 。 让母亲成为母亲,让孩子成为孩子 。
什么都不买,还让不让人活了
什么都不买还真活不了 。 你说要给娃买件衣服,难不成还得回家自己踩缝纫机啊 。 只是,多一点理性斟酌,少一点盲目跟风而已 。
从精简你的购物车开始吧 。 看看你的购物车,再看看你的购买记录,问问自己,这里面真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非买不可的吗,可不可以不买,或者可不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 。 多问几遍,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可以从购物车里清除的 。
我觉得这招挺实用,就像我当初上班背奶,吸奶器买了,想着得再买储奶袋吧,这个东西可是价格不菲的,用一个扔一个 。 后来灵机一动,把家里现成的四个小奶瓶来回倒着用不就可以解决啦 。 不用再多花钱,而且奶瓶冷冻的母乳解冻后还能直接装上奶嘴就喝,比储奶袋来回倒腾方便多了 。
那么就没什么值得买的东西了?当然有,并且海了去了 。 比如尿不湿、奶粉奶瓶、手推车、床围、地垫、安全座椅、餐椅、绘本、玩具等等 。
我从不反对买买买,但还是那句话,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尤其在狂欢的前夕,劝君三思而后行 。
【养个孩子而已,双十一何必非得“买买买”】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我们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 爱要全力以赴,其它的适可而止 。 有态度,有立场,不偏信,不苟同,敢于尝新,但也不轻易为他人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