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哪个朝代的(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二 )


不过 , 后来遇到战乱的时候 , 他和他弟弟还吃过两年野菜 , 也有点不起蜡烛的时候 。可是杜家毕竟根深叶茂 , 等时局稍微稳定 , 他的生活又恢复了常态 。
杜牧少年时代 , 在士林之中的名气就很大 , 因为他书读得多 , 而且头脑灵活 。他关心政治和时局 , 二十三岁那年 , 他写了一篇著名的政论文章《阿房宫赋》 。
当时杜牧准备参加科考 , 一个姓吴的博士 , 就拿着他的文章去找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 。吴博士说:我发现了一个奇才啊 , 他的文章写得很好 , 你有没有看过?
然后 , 吴博士就把《阿房宫赋》拿给这个崔郾看 。崔郾看了之后也觉得非常好 , 吴博士就对他说:你这次就选他当状元吧 。嘿!这不是开后门吗?
这已经很奇葩了 , 但是更加奇葩的是 , 那个叫崔郾的主考官回答道:唉呀 , “状元”已经有人了 。都还没考呢 , 状元是谁居然内定了 。
姓吴的就说:哎呀 , 不行的话 , 你就让他当第五名进士吧 。为什么是第五名呢?很显然 , 吴博士去晚了 。前面四个进士名额 , 全部都被内定了 , 所以只有让杜牧当了第五名 。
果然 , 在公元828年 , 杜牧在洛阳就真考中了进士第五名 。然后在同一年的三月份 , 杜牧到长安又顺利地通过了关试 , “登贤良方正科” 。这下 , 杜牧就变得更加有名了 。
年轻的杜牧感到非常得意 , 他在长安一口气结交了二十多位名人 。有一次 , 杜牧约上了这帮朋友 , 到城南的文公寺游玩儿 , 结果遇到一个和尚 , 而这个和尚竟然没有听过他的大名 。
杜牧当时就不爽了 , 我这么有名 , 你怎么会不认识呢?于是 , 他马上就提笔写了一首诗 , 嘲讽这个和尚 。这首诗流传至今 , 有多个版本 , 其中两个版本分别是:
版本一:
北阙南山是故乡 , 两枝仙桂一时芳 。
休公都不知名姓 , 始觉禅门气味长 。
版本二:
家在城南杜曲傍 , 两枝仙桂一时芳 。
禅师都未知姓名 , 始觉空门意味长 。
这两个版本意思差不多 , 就是说:这位大和尚 , 你给我听好了 , 本少爷家住在长安城南的杜曲镇 , “城南韦杜 , 去天五尺”知道吗?我们杜家的势力 , 你都没有听说过 。
好吧 , 就算你不知道我们杜家的威风 ,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今年科考、关试 , 连续两场都上榜的那个人 , 那就是本少爷我呀!和尚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不愧是空门中人 。
后来 , 杜牧继续嘚瑟 , 终于引起了当时朝中“牛党”的注意 , 请他去做了淮南节度使推官 , 办公地点就是当时非常繁华的扬州 。
结果 , 杜牧到了扬州 , 也没干啥事儿 。基本上每天都泡在风月场所里 , 写了一些非常有名的诗歌 。最后离开扬州的时候 , 他还好意思写诗说:十年一觉扬州梦 , 赢得青楼薄幸名 。
结语古代的科举考试 , 都是一考定终身 。而那时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 就是参加科考 。因此 , 中不中进士对他们来说 ,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中进士后写诗来内心表达得意之情的人 , 不在少数 。相较于孟郊在中举之后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 杜牧这首诗非常含蓄了 。不仔细看 , 你都不知道他“藏而不露”的自信与张扬 。
不过 , 早期考场的得意 , 未必代表后来的仕途得意 。杜牧前面嘚瑟几年 , 后来却因为站错了队 , 被朝廷外放为官 , 最后只能“欲把一麾江海去 , 乐游原上望昭陵”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