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真正的美?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二 )



康德关于美的本质讨论是与逻辑概念相对立的 , 一个是形象思维 , 一个是抽象思维 。康德在说明美之后 , 重新对美下了个定义 , 即美的本质是意象 。这与在“美的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美在形式 , 不涉及目的概念 , 欲念是纯粹的有着明显的区别甚至前后矛盾 。由此可见 , 康德在写《判断力批判》时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 。
康德在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中除了对美的本质的分析以外就是关于崇高的分析了 。关于崇高与美的异同 , 就涉及的对象来说康德认为:美涉及形式 , 而崇高却是“无形式”的 。其次就主观心理反应来说 , 美是单纯的快感 , 而崇高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 。除了以上两点康德认为:“美在对象 , 崇高在主体的心灵” , 在这里明显显示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
【什么真正的美?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于崇高本身 , 康德认为主要分为两种 , 一种是数量上的 , 另一种是在力量上的 。数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体积的无限大 , 力量的崇高在于“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 。”在这一点上康德对博克的崇高感起于恐惧的片面说法做了重要的纠正 。
康德所说的崇高感像是自然的对象 , 实际上却是人的理性胜过自然的意识 , 所以康德认为崇高不在自然而在人的心境 , 显然这也没有逃离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 。康德的崇高说存在很多不足 , 例如崇高与美在他的认识中始终处于对立状态 , 他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 , 但是他的很多观点却成为后来一切关于崇高讨论的基础 , 对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对崇高的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