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从最难处入手 解疑难去心结

“以前在中学 , 我是老师口中的‘好孩子’ 。 可来到大学 , 同学们个个比我优秀 。 我是不是一无是处?”天津师范大学2021级新生小桑最近在学校网络咨询平台写下了自己的无助 。
“把以前的自己清零 。 大学是新的环境 , 也是新的舞台 , 尝试感兴趣的活动 , 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提供建议的教师 ,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日常疑难教育案例研究中心 。 这个机构成立于2019年底 , 被师生们戏称为“疑难杂症”研究中心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 , 通过心理健康状况线上调研 , 该中心教师发现 , 学生居家隔离期间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突出 。 在中心倡导下 , 由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组建的咨询团队开启了“常驻QQ”网络咨询模式 。 自此 , 有困扰去网上咨询 , 成了师大学子日渐习惯的一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 。
线上答疑 , 为学生“解惑”
“快考试了 , 我的学习压力很大 , 总是在胡思乱想 , 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 。 我该如何应对?”考试周期间 , 学生小吕在网络咨询平台寻求帮助 , 得到了积极回应:“考前有焦虑情绪很正常 , 不用过分苛求完美 , 建议你可以首先使用腹式呼吸法放松自己 , 也可以尝试用皮筋套在手腕上 , 当你的大脑出现了你不想思考的事情时 , 就用皮筋弹自己一下 , 力度以不伤害自己但感到疼痛为好 。 ”在下一次咨询中 , 小吕表示 , 自己能正确看待考试的成败 , 也没那么焦虑了 。
天津师大日常疑难教育案例研究中心自2020年2月开设网络咨询平台 , 至今坚持全年无休 。 中心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执行24小时待班制 , 保障了应对学生咨询需求的全天候、一站式服务 , 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 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培养健全人格 。
小张是2022年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 读博期间多次进行心理咨询 。 在最近一次咨询中 , 他深情地说:“感谢老师们教我如何排解心理困扰 , 给予我耐心的陪伴 , 让我有信心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朋辈“知心” , 解日常困扰
【难处|从最难处入手 解疑难去心结】“如果发现身边同学有心理困扰 , 我会鼓励他去接受专业老师的帮助 , 因为求助并不懦弱 , 反而是强者的行为……”不久前 , 第五届天津市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决赛在线上举行 , 天津师大学生心理委员彭淑菡在日常情景案例分析环节的比拼中 , 再现了自己平日为同学做朋辈辅导的情景 , 并获得了此次比赛的第一名 。
天津师大学生心理委员的成长 , 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全方位、多层面、系统化的培养与训练 。 而学校对心理委员队伍的关注 , 也源自日常疑难教育案例研究中心的常态化调研 。 调研中 , 不少学生觉得心理委员在班委中的“存在感”不强 , 而另一方面 , 很多心理委员也渴望拥有专业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实践机会 。
为此 , 研究中心的教师积极研讨针对心理委员的培养对策 , 逐渐探索出“定期调研、专项培训、风采大赛、朋辈团辅、实践服务、文化沙龙”六位一体的心理委员朋辈引领计划 。 心理委员通过学习和实践 , 逐渐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同班同学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烦恼与困惑 , 实现了学生自我成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
小王是班里的心理委员 , 她发现同宿舍同学小安最近总是情绪低落 , 无缘无故流泪 。 小王意识到小安遇到了心理困扰 , 于是主动邀她一起散步聊天 , 其间了解到她与家人近期发生的矛盾 。 小王建议她到学校网络咨询平台寻求帮助 , 鼓励她按照心理老师的建议科学应对 。 不久后 , 在小王的积极陪伴下 , 小安重新露出了昔日笑容 , 变得阳光自信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