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二 )


其三 , 音域、音色、体现力上的差异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古琴虽只要七根弦 , 但一弦多音 , 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 , 凭借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 , 能够演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音色含蓄而深沉 , 古拙而典雅 , 体现力富有内涵 , 反常丰厚 , 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体现上归于适意类 。
而古筝根本上是一弦1-2个音 , 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 , 能够调作音高 , 音域宽广 , 音量庞大 , 音色淳朴美丽 , 动听动听 , 体现力丰厚而形象 。
其四 , 曲谱上的差异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 , 古时多用"文字谱" , 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 。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後组合而成的复合字 。这种谱式首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 , 所以是归于指法谱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 , 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
其五百思特网 , 门户上的差异

古琴的门户首要按地域分:闻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中州派 。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武夷派、虞山吴派、管派等 。古筝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门户 。
目前古筝的统一标准为:1.63米 , 21弦 。古筝的面板大大都选用桐木制作 , 框架为白松 , 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贵重木材 , 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 , 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进 , 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前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 , 不同区域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 , 筝的新品种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
其六 , 演奏办法上的差异
古琴的演奏 , 多称为“抚琴” , 以左手按弦 , 右手拨弦 。右手根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 。左手根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 。演奏时 , 右手能够同时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 。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 , 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 , 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 。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
古琴的演奏还有许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考究 , 因而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准则 。即:其一 , 疾风甚雨不弹 。疾风声枯 , 甚雨音拙 , 所以不弹 。其二 , 于尘市不弹 。这是由于尘市喧闹 , 噪杂不静 , 俗气又重 , 故与琴文明精神相违 。其三 , 对俗子不弹 。贩子粗俗之人 , 不解雅趣 , 不识风情 , 难体琴道之妙 , 自然不为知音 。其四 , 不坐不弹 。因操琴须气定神闲 , 不行有浮躁之气 。所以琴家不能立而弹琴 。其五 , 衣冠不整不弹 。琴家操琴时 , 须洁净身心而穿戴宽松舒适的衣服 。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外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刚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当地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身心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身形尊重方好 。”
而古筝常用演奏方法选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 , 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 , 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改动 , 以润色旋律 。筝的指法颇多 , 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 , 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打破 , 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 , 解放了左手 , 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方法 , 选用了左右手替换和多声部演奏方法 , 大大丰厚了演奏技巧 , 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打破性的发展 。1965年 , 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飓风》 , 《战飓风》的呈现 , 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 , 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高度 , 从而完毕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 , 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运用无效区的噪音来制作飓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厚了筝的体现能力 。上世纪70时代 , 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运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 。并打破传统的八度对称形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动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改动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颜色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代表著作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