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其一 , 两者形成时代上的差异古琴:原名“琴” , 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 , 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总称差异 , 改称为“古琴” , 是我国前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文章插图


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差异)其一 , 两者形成时代上的差异
古琴:原名“琴” , 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 , 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总称差异 , 改称为“古琴” , 是我国前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 , 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 , 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  琴的创制者有"昔宓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 作为追记的传说 , 可不用尽信 , 但却 可看出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前史 。《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 , 琴瑟友之” , 《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 , 以御田祖”等记载 。古筝又名"秦筝" 。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现已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 ,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 。”(《战国策—齐策》) 。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区域逐步流传到全国各地 , 逐步形成了各具浓郁当地特色的门户 。筝的来源首要有四种说法:说法一、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 , 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 , 二女要争 , 引破为二 , 所以称"秦筝" 。说法二:筝筑同源说: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 , 依据东汉应劭《习俗通》的记载 , 『筝 , 谨按礼、乐记 , 五弦 , 筑身也』 , 及同时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叙说到『筝 , 鼓弦筑身乐也』 。说法三: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变革而成的 , 史载:汉应劭《习俗通》『仅按礼乐记五弦 , 筑身也 。今并、凉二州 , 筝形如瑟 , 不知谁所改作也 , 或曰蒙恬所造』 。说法四:筝为汉代京房所造 , 承上述旧唐书音乐志提到:『筝本秦声也 , 相传云蒙恬所造 , 非也』其后述是『筝与瑟同而弦少 。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 , 十三弦 , 此乃筝也』
其二 , 形制上的差异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 , 琴面系有7根弦 , 故古称"七弦琴" 。琴弦由丝绒绳系住 , 拴绕于雁足(弦轴)上 , 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 , 形体造型颇有典故 。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 , 以标志一年有365天 , 琴面呈拱弧形 , 代表天 , 琴底平 , 则代表地 , 以此印证“天圆当地”之说 。古琴共有十三个徵位 , 装饰以金玉的圆点来标明其泛音音位 , 演奏百思特网时以指触弦 , 即十三音也 。古琴的七根弦系进化演变而来 , 史书记载 , 最前期的古琴仅设有五根弦 , 以标志金、木、水、火、士 , 周文王为悼念其死去的儿子伯邑考 , 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在伐纣时 , 为鼓舞士气 , 又增添了一根弦 , 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
古琴的结构颇有尺度考究 , 详尽分类有琴额、岳山、承露、起项、琴颈、琴肩、琴弦、徵位、琴腰、龙龈、冠角(焦尾)等 。古琴演奏的时间越长 , 琴音会越圆润、淳和 , 若长时间搁置不弹而一朝捡起 , 其声音会回生而相形见绌 , 所以有人说古琴善通灵性 , 就是指此 。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宓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 。首要差异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而不同 。琴漆的断纹是古琴时代久远的标志 。古琴由于长时间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 , 可形成断纹 。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断等 , 有断纹的琴 , 其琴音清淳、清澈 , 外观漂亮 , 所以更显贵重 。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 。最早的筝为百思特网5根弦 , 战国晚期发展成12弦 , 隋代13弦 , 清代16弦 , 上世纪60时代为21弦 , 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筝 。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 , 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 , 归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从乐器形制、制作工艺与构造上来说 , 今天的筝已与古时的筝有较多差异 。目前古筝的统一标准为:1.63米 , 21弦 。古筝的面板大大都选用桐木制作 , 框架为白松 , 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贵重木材 , 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 , 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进 , 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前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 , 不同区域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 , 筝的新品种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