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购买陷阱频频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

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疑惑明明家具外观款式看上去并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为什么价格却相差很远呢?其实在家具生产用料上有很大区别,一些厂家在家具生产环节存在不少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的陷阱,需要细细分辨才能识破 。

家具购买陷阱频频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

文章插图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为了尽快将产品卖出去,店员通常会针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口头承诺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但这种口头承诺是不靠谱的 。
不管节日之间有没有关系,家具店都会以“全折扣”促销,甚至每天都能看到一些商家的降价活动 。这些价格显然含有水分 。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
厂商常用的方法是在活动开始前一周提高原价,然后挂上低价折扣的牌子吸引眼球 。首先,在商业活动之前,一定要先实地一步,挑选自己喜欢的家具,甚至尝试降价,看看生意不活跃的时候折扣是多少 。等到活动举办,注意原价上涨 。
事实上,在家居行业,“明码标价”已被呼吁多年 。虽然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的很少 。在家居卖场,甚至是品牌卖场,虚高价格、虚假宣传的现象并不少见,价格战接连不断;当消费者购买家具时,就变成了苦差事——一次又一次地跑来跑去,逛来逛去,和商家讨价还价,费时费力 。
归根结底,是基于对行业回归诚信的呼吁,也是出于维护家具行业社会形象的需要 。正如Real Home总裁汪林朋先生所说,“如果家居建材行业需要规范和尊重,价格不解决就永远无法进入主流社会 。”

家具购买陷阱频频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

文章插图
契约陷阱
购买家具一定要签合同,千万不能“借条” 。合同中必须包含家具名称、品牌、规格、颜色、产地、主要材料、单价等基本要素 。主材部分,除了家具板材的材质外,还需要明确家具所用五金配件的相关信息 。不同品牌的手柄、铰链、滑轨等五金配件价格可能相差数倍,质量也相差甚远 。
一些商家很幸运地从他们寄给顾客的商品中拿走了一些不显眼的小物品,比如从沙发上拿出几个枕头,或者用便宜的材料替换商品中不显眼的部分 。提醒消费者尽量购买品牌商品,并详细填写销售合同,包括附赠的礼品,按订单收货 。
有些商场的承诺远高于商家与顾客交谈的条件,有些物品是免费的 。提醒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销售合同 。
在一些正规的家具店,一些商家利用顾客省钱的心理,私下收取现金,不出具正规的合同和收据,导致消费者遇到售后问题时没有投诉 。提醒消费者不仅要去正规商场购买商品,还要使用商场统一的销售合同,并要求商家按照合同约定填写详细内容 。

家具购买陷阱频频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

文章插图
物质陷阱
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会对不同材质的选择感到困惑,或者被商家“进口”、“纯天然”的噱头所迷惑 。即使货物不在正确的板上 。
【家具购买陷阱频频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家具市场上充斥着“100%实木制造”、“环保板材”等各种宣传口号,但一些被称为实木家具的产品实际上是实木框架和木板面板的板木组合家具 。但是实木家具也不是绝对的好,板式家具也不是绝对的不健康,所以买的时候还是要找产品检验证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