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是什么意思 阿里巴巴 私有化

阿里巴巴私有化(私有化是什么意思)
华尔街日报3月1日报道称,阿里巴巴执行董事长马云和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将斥资5亿美元回购公司股份 。这一消息已得到阿里巴巴官方发言人的证实,但他们回购股份的比例尚未透露 。
马云花了上亿回购阿里股份,再次私有化?
这让人想起去年6月,马云在纽约经济协会主办的一次演讲中说:“现在,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后,情况更加糟糕 。如果我必须再做一次,我会让公司私有化 。”这一次,演讲措辞有些沮丧,距离阿里巴巴设定250亿美元的最大公开募股只有9个月 。此后,关于阿里巴巴回国上市、私有化的传闻从未断绝 。
这一次,马云和蔡崇信这两位阿里巴巴的领军人物买入股票,无疑为这种猜测提供了证据 。再者,本次回购并非阿里巴巴第一次回购 。早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启动为期两年、总额达4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随后马财宣布联手回购股份 。
阿里巴巴高层回购真的是为了私有化吗?不一定 。
从阿里两次股份回购的背景来看,这两次回购都发生在阿里股价持续下跌至发行价的时候 。的确,回购这些头寸的股票进行逐步私有化是值得的,但在这个时间点,背后显然有一个更为直接和短期的目标——刺激股价 。
两次回购的时间与阿里巴巴的股价相比 。
当最高管理层决定花费巨额私人资金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时,说明了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商业前景的高管对公司有信心,愿意用个人财产投资于公司 。这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公司盈利前景的改善修正,从而为公司股价回升创造动力 。
不幸的是,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股价普遍波动和下跌,尽管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长率和收入转化率相当可观 。根据阿里巴巴四季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为345.43亿元,同比增长32% 。营收转换率(营收与GMV的比值,相当于每100元营业额能给阿里带来的营收)从登陆纽交所前的0.6%快速飙升到现在的2.7%,这样的发展速度应该能撑起阿里巴巴的股价 。
这种公司成长与股价走势的背离,实际上反映了在美上市公司面临的共同困境 。阿里巴巴不仅是互联网巨头,也是中国企业的标杆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身份总是让在海外上市的阿里巴巴更被定义为“中国证券交易所”,也因此与中国的经济形势紧紧捆绑在一起 。2015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给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所有“中交所”都吹了一股冷风 。
阿里巴巴股票回购的背景完全一样:最近发布的两个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低于1月份 。1月和2月,平均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9.2,为2009年初的最低水平 。PMI相当于经济形势的试金石试卷 。低于50的值表示制造业活动正在萎缩,高于50的值表示扩张 。制造业采购订单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也是支付工资支持员工消费的基础之一 。低迷的PMI指数确实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又蒙上了一层迷雾,华尔街的中国上市公司也忍不住不受其影响 。华尔街日报还认为,此次回购背后的动机是阿里巴巴试图消除人们对中国经济放缓将影响其购物网站的担忧 。
抛开刺激股价的动机,阿里巴巴未来有没有可能转向中国资本市场或者再次私有化?
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 。
从可能性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大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敏感脆弱期不会太长 。虽然中国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但经济结构确实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 。2015年,消费已经达到中国经济总产出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政府采购,但毫无疑问,消费的增长将有力支撑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巨头 。
从公司层面来看,阿里正在进军全球市场 。无论是从收购印度的One97(公司在印度、中东和非洲都设有办事处),还是从投资虚拟现实等硅谷新“网点”来看,这一点都相当明显 。除了融资方面的考虑,阿里在美国的首次上市也希望能在其电商平台上连接更多的美国公司,更好地整合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 。在美国上市实际上是给了阿里一个熟悉国际商业规则和市场环境的绝佳机会 。虽然目前的磨合期比较痛苦,但对于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网点和商机的阿里巴巴来说,这是必须的 。
【私有化是什么意思 阿里巴巴 私有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