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陵墓为何那么寒碜 李世民的墓

李世民墓(为什么李世民墓这么破旧)
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和风庙去世 。52岁的时候 。
李世民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 。
17岁时,他加入吴均,前往雁门关营救被突厥骑兵围困的杨迪皇帝杨光 。19岁时,他鼓励父亲唐源从太原崛起,争夺天下 。之后,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要给唐朝开国功臣颁发证书,李世民必须排在第一位 。
值得称赞的是,李世民不仅可以立即征服世界,还可以下马统治世界 。66年,28岁的李世民登上王位 。在政治上,他知道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听取建议 。经济上,他重视农业,减税;在作风上,他以身作则,不铺张浪费,保持朴素;在军事上,他灵活机动,稳定了边境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李世民创造了中国古代罕见的盛世——“贞观之治” 。
根据棺材的结论,李世民在历史上受到了高度赞扬 。
《旧唐书》说他“千年只有一人!”《新唐书》称之为“为上之君不离天下 。”杜甫称赞他“太宗生涯辉煌,大获成功 。”司马光说他“比以前更有才华 。”成吉思汗说:“那些想给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的人必须知道唐宗的战争艺术 。”朱元璋回忆说:“只有唐太宗英勇善战,刚正不阿 。”朱迪曰:“昔太宗拨乱反正,自古难得谈 。”康熙皇帝也说他“陈善拒邪,各依所愿,达到终极治愈 。”至于毛润之对“唐宗宋祖”的评价,就更广为人知了 。

李世民死后,葬在昭陵 。
昭陵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东九嶷山主峰 。九嶷山海拔1888米 。站在山顶上,你可以看到广阔的视野 。
昭陵为什么选择九嶷山?其实,这是李世民自己的想法 。
【李世民陵墓为何那么寒碜 李世民的墓】66年,女王的孙子病危,生命垂危 。临终前,她留下遗言,希望能薄葬 。“但请因为山而被埋葬 。你不需要建坟墓 。你不必用棺材 。你需要的衣服都是木瓦做的,你死得省吃俭用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尊重长孙皇后的遗言,在她死后暂时将她安置在九嶷山 。与此同时,李世民决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家,并与他的孙子和皇后葬在一起 。
不久,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开始大规模修建 。从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到649年李世民去世,昭陵的修建历时13年 。

按照李世民最初的想法,昭陵应该像汉高祖刘邦的陵墓 。规模越大越好 。里面陪葬品越多越好 。然而,弘文馆学士余士南却给了他一盆冷水 。
虞世南说,汉高祖刘邦的陵墓规模确实很大,陪葬品很多 。但是这种陵墓没什么好处 。这个怎么说?余世南认为,厚葬至少有两个弊端 。一是浪费了宝贵的人的力量;二是吸引小偷 。因此,不仅汉武帝刘邦,汉朝其他皇帝的陵墓几乎都被盗贼光顾 。即使陪葬品被盗,连皇帝的尸骨也被遗弃在荒野 。
于世南建议,昭陵不要藏金银珠宝,在陵外立碑说明,彻底杜绝盗贼思想 。
应该说,余世南的这番话击中了李世民的心 。他不是一个奢侈的人 。既然厚葬有这么多坏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李世民昭陵成为历代帝王相对“穷”的陵墓之一 。
一方面规模不大,与前朝汉墓、后朝清墓相比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里面陪葬品很少,除了一些工艺品,金银珠宝也很少 。
或许正因为如此,昭陵虽然贵如帝陵,但也只是一个3A的旅游景点 。

然而,昭陵并没有多少值钱的金银珠宝,却有一件珍贵的文物,堪称“镇墓之宝” 。那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是金代“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 。33年4月22日,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作诗 。闲暇之余,王羲之潦草地写下了《兰亭集序》,28行324字,被历代书坛誉为最好的书,被誉为“天下第一书” 。
那么,《兰亭集序》为什么会来到李世民的昭陵呢?
原来李世民一直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自然对《兰亭集序》极其着迷 。当他得知《兰亭集序》历经波折,落入高僧蔡卞之手时,便派巡视员萧艺前去索要 。萧艺深知自己只能智取他人,而不能强迫他人,于是假装做学问,随身带了几幅王羲之的作品欣赏 。和尚蔡卞不同意,拿出《兰亭集序》的原件 。萧艺直到拿了《兰亭集序》原件,才给李世民看信 。
李世民放不下《兰亭集序》原著,有空空闲时间就看、玩 。他死后,《兰亭集序》的原著在昭陵牺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