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火的神话故事(关于火的神话故事)

关于火的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
火神是民间信仰的神之一,中国各民族都有祭祀火神的习俗 。然而,汉族的古史记载与各民族的传说在火神的形象和起源上有很大的差异,相关的信仰和民俗也有很多差异 。甚至在火神崇拜为何兴起这一关键问题上,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
在中国北方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中,火神是一个古老的女性,被称为火神母亲、火女、火女、火灵等等 。比如鄂伦春族传说中,一个女人早上起来取暖,因为热而得罪了火神 。无论她家搬到哪里,都不会着火 。后来,她向瓦肯婆婆认罪,得到了原谅 。当她回家再次点燃火时,火开始了 。吴炳安先生认为,这一传说所体现的火神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不仅贯穿于北方一些民族狩猎、放牧的生产习俗中,而且贯彻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正常情况下,绝对禁止踩火、骑火、横火、说火坏话或直接侮辱火 。在尊重火给世界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人们把森林草原的大火、病人的发烧、孩子的噩梦等疾病,都看作是火神愤怒的结果 。他们越是尊重它,就越害怕它对人的惩罚和报复 。所以火神比其他自然神更受崇敬和祭祀(《神秘萨满世界》,三联书店上海分社出版,!"989) 。
根据满族神话传说,少年英雄陀阿从天火金库偷了一把葫芦火 。他在石头上凿出洞,然后把火一个一个地放进石头里,把它们带回人间,并告诉人们通过敲石头来生火 。这样,世界上就有火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把Toa崇拜为火神 。除了春秋节,每年除夕都会举行隆重的迎接火神的仪式(同上) 。
西南少数民族对火神的崇拜不同于北方少数民族对火神的人格化 。他们大多视燃烧的火焰为火神的化身(或视壶石、壁炉灶等 。作为火神的象征),并将其视为赋予家族火与财,使家族兴旺的守护神 。
汉族的火神崇拜也存在“流派”差异 。从形象和出身来说,朱荣一般被认为是火神 。据说他是颛顼家族的后裔,真名叫崇礼,又名吴回 。帝喾(也就是高辛家族,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掌权的时候,他是一个生活在火中的官员,非常活跃,能够融化世界 。帝喾被称为“朱荣”,死后成为火神官员 。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了天帝的息土,天帝命朱荣在羽郊(《山海经·海内经》)杀鲧;唐朝征服夏杰时,天帝命令朱荣在下城降火(“墨子不攻”),帮助唐朝灭夏 。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朱荣经常以女人的身份出现,被称为“朱荣夫人” 。此外,民俗中还有一种说法,颜地或隋人是火神 。比如在古代,隋仁钻木生火,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后人推崇火神,也称真火君子,定期祭祀 。也有一些地区对火神的崇拜没有特定的起源,或者是南方火帝,或者是火母等等 。在火神祭祀的日期和行为方面,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习俗也不一致 。比如在古代,火神祭祀是在夏天举行的,汉晋两代就传下来了 。这一传统通过在夏天祭灶的方式得以延续 。又如,四川等地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 。那时,学者、农民、商人和商人都会向上帝顶礼膜拜或玩耍娱乐上帝 。在鲁南,正月初七是祭拜火神的日子,有组织“火神社”的民俗 。除了祭拜火神寺,所有成员都要吃两次饭 。此外,火神形象凶悍,三头六臂,配有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变态 。
与各种民间信仰相似,现代学者对传统火神崇拜的起源和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在中国西南的一些地区,燃烧的火焰或火坑是火神的化身或象征,是火神崇拜的最初形式 。连同相关的仪式、祭祀用词和禁忌,其中蕴含的概念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火的作用的双重理解,从而更加保持了古代人类对自然力量崇拜的原始风貌 。至于颜地、隋人、朱荣等火神,都是战国以后创造的人格化火神 。其他如《火德》《火母》都是后人杜撰的 。
有些人不同意这一点 。他们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中有一个氏族崇拜火神和天上以“火”命名的星星空 。这是炎帝的氏族,其祖先是炎帝——隋仁祖荣 。炎姓是的,而“辛”是“俸禄”的本义,犹如用斧头砍柴 。“交(辛)就能得火,所以名字的最初意思其实就是火神的外号” 。辛股份同薪,《说文》:“薪,声 。从喧嚣,嗡嗡声 。”由此可见,古音读尧 。所谓炎帝家族,其实就是古代帝王中著名的“帝尧” 。那么,参考《燕神·颜地也》(王逸《楚辞·游子》)、“颜地家以火为基,故名为火师”(《左传·召公十七年》)、“颜地使钻生火”(《关钟毅》)和“颜地卒如火炉”(《淮南子》而颜地本人,第一义也是火神” 。从泰山为天下的角度来看,颜地的活动区域相对位于西南,这就引出了“南有颜地,主夏”的说法(何新《神的起源》,三联书店,!)986) 。因此,古代传说中颜地、朱荣为火神,民间信仰火神为“南火帝”,夏季祭祀,都有历史痕迹可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