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怎么读(幡怎么读)


上一期小编给大家介绍了铜镜,那这一期我们来看看一些名字中带有生僻字的青铜器是怎么读的,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 。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青铜器的名称、读音、用途 。
甗yǎn
蒸食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半部分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从甗的造型不难看出,甗的用途等同现在所用的蒸锅 。
那么甗是怎么使用的呢?
在鬲的三足(鬲多为三足,也有四足)之间放置柴火烧火,鬲中放入水,箅上放置食物到甑中,鬲中水烧沸产生的蒸汽就会煮熟食物,难以想象我们现在使用的器具在千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古人的智慧真的非常强大 。

簋guǐ
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碗 。簋不仅是食器,它也是古代列鼎制度的重要部分,其常与鼎一同出现 。在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 。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 。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

大家看到这个字,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呢?
吃货或者去过北京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簋街” 。其实在博物馆里这个字也很常见,是青铜食器的名称 。

瓿bù
青铜铸器 。既可盛酒又可盛水 。《汉书·杨雄传》颜师古注:“瓿,小罂也” 。它的形状是圆腹、敛口(口向内收)、圈足、有盖,也有方形的 。现存多为商、周遗物,战国以后的极少见到 。

罍léi
大型盛酒器或盛水器,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一般为商代器,圆形罍商周都有 。

盉hé
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钺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 。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
以上六件青铜器大家都了解了么?还有其他不会读的生僻字快来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钺怎么读(幡怎么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