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至垄断,滴滴靠的是什么? 滴滴打车到底是什么?

近日,国家权威机构Chuangye.com发布了一个网约车共享平台10月份的运营数据,其中滴滴的月订单量排名第一,为5.6亿 。曹操专车月订单量1660万,排名第二 。滴滴新打车平台华,月订单量320万,排名第八 。不难看出,滴滴日订单高于排名第二的曹操一个月订单 。可见,滴滴在全国网约车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
垄断的崛起之路:烧钱
一路走来,滴滴的垄断之路发展了这么多年,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提:烧钱 。你还记得滴滴是如何发家致富,赚到第一壶金的吗?通过给予用户补贴来扩大用户数量;通过补贴司机,司机可以收到越来越多的滴滴订单 。简而言之,连续烧钱只用了一年时间,滴滴就已经占据了出租车软件市场近60%的份额,完全超过了其他出租车软件市场份额的总和,垄断地位正在显现 。
垄断之路升级:M&A
滴滴垄断之路的第二个关键词:收购 。2015年,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其涉嫌垄断的信息也是沸沸扬扬 。根据快快2014年3月在官网披露的信息,认为该公司司机账户有流水47.3亿元,月均业务网络收入超过1000万元,仅这一项就远超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反垄断举报标准 。两家公司未经申报就进行合并案,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

从诞生至垄断,滴滴靠的是什么?  滴滴打车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诚然,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90%,构成了相关行业的垄断,严重损害了市场竞争,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2016年,UBER将中国业务与滴滴出行合并 。据报道,合并后的公司估值为350亿美元,滴滴将在优步投资10亿美元 。
不难看出,滴滴取得垄断地位并不是通过合法的公平竞争,而是通过烧钱、并购等措施 。
垄断之路背后:恶意打压
近年来,滴滴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做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都充满了负面和恶意 。比如今年我们推出了花猪出租车,利用市场的优势地位,不断打价格战,这是极其明显的垄断行为 。此外,滴滴通过吸纳大量非法黑车,扩大用户数量 。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运营数据,华10月份订购的车辆达标率仅为7%,换句话说,黑车率高达93% 。从某种意义上说,滴滴和华已经晋升为全国第一的黑车公司 。
从诞生至垄断,滴滴靠的是什么?  滴滴打车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同时,滴滴利用其垄断地位,通过在司机之间抽选或选择,对司机进行不合理的限制和打压 。司机不仅要提供自己的创业网络车辆,还要为自己的修养和社会保障买单 。同时抽到的百分比牢牢掌握在滴滴手里 。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点空手套和白狼?此外,在滴滴“服务评分”的压力下,司机不得不拼命工作,猝死屡见不鲜 。滴滴甚至强制要求司机安装橙色视觉系统,属于大垄断 。
企业占领市场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然而,依赖垄断地位实际上阻碍了用户的选择,甚至束缚了用户,这才是真正的“垄断” 。遏制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是保护消费者和公众利益的选择 。
【从诞生至垄断,滴滴靠的是什么?滴滴打车到底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