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等于多少华氏度 摄氏度和华氏度

摄氏度和华氏度(7摄氏度是多少华氏度)
下图是美国的天气预报图 。图片中的数值代表温度,背景颜色越红,温度越高 。

说实话,我看到这张图的第一反应是:美国的森林大火是在哪里发生的?为什么整个地图大面积是红色的?到处都是70-80度,还有一个109度的,需要煮熟 。
后来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美国人的天气预报,数值这么高,都是因为他们用华氏而不是摄氏,因为在同样的温度下,华氏的数值要比摄氏高很多 。

而且,我还发现,在整个地球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5个国家和地区还在主要使用飞轮海 。如果把它们标在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出美国只有一个“庞然大物”,剩下的四个(巴哈马、伯利兹、帕劳、开曼群岛)因为面积小可以直接忽略 。

看到这里,可能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飞轮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比摄氏更科学?还是美国觉得自己优越,坚持飞轮海就有优越感?(毕竟飞轮海最早是英国传播的,殖民美洲的都是欧洲人 。)
华氏的起源比摄氏的起源更科学吗?首先,华氏的出现早于摄氏 。1724年,德国物理学家沃伦·海特将氯化铵和冰水的温度设定为零,妻子的体温为96度 。后来经过改进,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32度,开水的温度设定为212度,指的是华氏温度 。
加布里埃尔·丹尼尔·华氏
华氏和摄氏之间的转换公式
之所以要把华氏温度设置得这么奇怪,是因为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37摄氏度的体温在华氏100度左右,这样处理日常温度就比较方便了,比如春夏秋冬的温度基本都在华氏0-100度之间 。
其实在很多科普文章中,这一点都是用来解释华氏比摄氏更科学的,因为他们认为在表达人类日常接触的温度范围时,摄氏的范围太小,无法反映温度的波动,因为人体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

对于这个观点,比如说我说今天的温度是华氏70度,这是令人愉快的,但是当它变成摄氏度时,今天是21.11度,这实际上使用了小数点 。多莫名其妙啊!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仅仅因为摄氏度的范围小,我们不能像华氏度那样用整数直接表示温度,也就是说,摄氏度不如华氏度 。这简直荒谬,这真的令人费解 。是因为看不懂小数点的意思吗?
公制的出现除了刚才用来反驳“华氏比摄氏更科学”的理由之外,还有另一个更充分的理由,那就是公制的出现 。
当时是飞轮海出现后不久传入英国的 。此时,英国正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 。它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被称为“太阳永不落山”的帝国(为什么叫太阳永不落山?因为太阳可以一直照射在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殖民地上,所以当时英国单位被广泛使用 。
而其中一个,毕竟当时美洲的殖民地还没有独立成后来的美国 。因此,当时美国人采用英国的华氏温度是合理的 。
然而,当时的青少年并不多,美国人的欧洲故乡,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

之后,为了统一当时地域差异明显的“度量衡”,提出了我们熟悉的公制(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想先补充一个知识点:很多朋友都知道国际单位制,但其实是从公制发展而来的,里面的温度单位是开尔文,也就是我们中学物理学的K 。

然而,后来摄氏度被包括在内,并被定义为“开尔文用来表示摄氏度温度的特殊名称” 。一般来说,你可以用摄氏度来称呼开尔文K定义的温度 。毕竟摄氏度和开尔文的换算很简单,只是相差273.15,一摄氏度和一开尔文的温差是一样的 。
为什么美国的公制没有成功?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今中外的一切都有说有笑,时间来到了20世纪下半叶 。当时,英国想加入欧盟 。为了执行欧盟的要求,别无选择,只能强制推行公制 。

这个消息隔着大洋传到了美国:看,连英国制的“鼻祖”英国都改变了公制 。毕竟公制是世界上的一个大潮流,我们是否应该改变它?
后来在1975年,美国出台了公制换算法,但虽然名义上叫法案,但制定实施法令的人实际上在里面写了一句话:是否使用公制取决于人民的意愿,是的,它不是强制性的 。

因此,可以想象,你希望乡亲们主动废除一个沿用了几百年的英国习俗 。这简直是一场梦,所以这项政策被人民唾弃没有任何意外 。
也许你要说出来,用的时候就用 。反正你已经习惯了 。或许麻烦的是,很多产品需要同时标注两个单位制的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