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时怎么办(如何控制大脑不去胡思乱想)


王阳明曾经说过一句话:
想,永远都是问题;做,才会有解决的答案 。那些站着不动的,永远都只是观众 。
想太多的人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受:
我上次那样讲话,是不是不太合适,引起大家的不适感?
领导跟我说话的方式一反常态,是不是对我感到失望了?
上次那个事情,要是我当时能这做,估计局面就会就好点了?
哎,我是不是又把事情搞砸了?我这个人果然做什么都不行……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聚焦的反复思索 ” 。
这种做法越是想得太多,聚焦得越集中,反而会感到很心累 。
总是以为自己“多想一点,就会对事情有更多的洞见”,殊不知这种过度思考的行为,只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的悲观思想和负面行为 。
这是高敏感者过度思考的真实表现,经常是把自己的思考,用在了不合适的地方,消耗了自身的能量,却没有产生新的成长能量,乃是一种十分低效的思维模式 。
过度思考者
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你怎么想,更主要是在于你如何行动 。
面对这件事情,你是义无反顾地前进,还是自己光想很多而没有行动,结局就会是天壤之别 。
事情成功或者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自己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想太多了 。
很多时候,事件本身不会给你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真正困扰和阻碍你的是:你对事件的解释和联想 。
用一句俗话简单来说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
精神内耗者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
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若是这些不合理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和身心疾病 。
情绪ABC理论中,A是诱发事件;B是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
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会存在差异 。
想太多的人,往往容易偏离事件本身,陷入自身的思维和情绪里面,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困局 。
总是“想太多”,整个人感到很心累怎么办?心理学家告诉你高敏感者的三个自救指南 :
停止想太多方法
1、暂时先放一放,过一会儿再想
多度思考,对一件事经常性胡思乱想,这种思维反刍会加重一个人的大脑负担 。
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一些自卑情结或者负面信念的人,就容易导向自我批评和否定 。
这个时候,当我们被自己的想法困住的时候,可以选择先放置一下,把这件事情的注意力转移 。
真正爱自己,积极乐观的人,就会懂得在烦躁焦虑的时候,尝试分散自己的负面和消极注意力 。
他们在乎的,不是谁又说了什么话、比他们厉害了哪些方面、如何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和夸赞、而是专注于“自己现在做的事情” 。
活在当下,将眼前的事情做好,不去困扰过去的事情,不去预设太多的未来,就可以停止想太多 。
想太多心很累
2、适当摒弃内心的完美主义思维
过度思考的精神内耗者,往往存在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 。
其实,很多人的完美主义只是一种感觉,并不都是不执着于完美事实,而是追求那种完美感觉带来的虚荣感和自豪感 。
正是这种虚无的感觉,让他们总是感觉自己对事件的解读和思考还差一点点,导致迟迟不肯去行动 。
很多时候,“想太多”的完美主义者,为了逃避不够完美带来的挫败感,经常性害怕做出决定和实践 。
所以,想要停止过度思考,不让自己想太多,摒弃内心的完美主义思维尤为重要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的人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有把握真实,把心放空,才能看见本质 。
摒弃完美主义
3、接纳无常变化、接受自己的真实
【心情不好时怎么办(如何控制大脑不去胡思乱想)】世界都是动态发展的,事件是无常发生的 。
要学会接纳世间的无常和变化,接受真真实的自己 。
不要总是过度指责自己想太多,毕竟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信息泛滥的年代,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症 。
你之所以会胡思乱想、举棋不定,并不代表你欠缺果断的能力,其实恰恰体现出你是一个认真负责,不愿意随波逐流,深度思考才做决定的人 。
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
躲不了的去面对,逃不了的就臣服 。
所以,不要去抵抗自己的过度思考,而是学会接纳,臣服自己的胡思乱想,反而能够慢慢纾解这种精神内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