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教案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 , 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 刻苦自励 , 追求艺术的完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咬文嚼字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教案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咬文嚼字》教案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 , 消化掉 , 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

这里 , 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__ 。
那么 , 我想问你 , 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
那么 , 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 , 不求甚解 , 每有会意 , 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 。有没有较起真来 , 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 
师:这是读书 , 那么 , 我还要搞 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 。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 , 下发到你的手里 , 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 , 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 , 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 , 或者划出一些圈 , 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 , 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 , 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 , 那太不好了 。打一个比方 , 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 , 如果你住进去 , 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
师:对 , 装修 。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 , 实用 。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 , 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
师:对 , 改造一下 , 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 , 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
师:明白 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 , 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 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 。读文章 , 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 , 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 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 , 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 , 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 , 缺乏深意 。大家说 , 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 , 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
师:好 , 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 , 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 。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
朱光潜(1897-1986) ,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 , 笔名孟实、孟石 , 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 , 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 , 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 , 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 , 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
三、投影目标
师:好 , 我们说 , 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 , 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 , 嚼一嚼 , 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 , 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 。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四、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 , 这一遍 , 先求得粗知大概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
师:好 , 粗读一遍 , 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