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的神话中都有凤凰,且都有重生的能力,是巧合吗?

不好意思——
第一,并非“全世界的神话中都有凤凰”,准确地说,“全世界”的绝大部分没有 。
第二,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神话中有“神鸟”,翻译者有意无意,将其中文译名也叫了“凤凰” 。不过,彼“凤凰”非此“凤凰”,和中国的有极大区别 。
第三,中国神话中的“凤凰”,似乎没谁说到有“重生的能力”,古人很可能认为“凤凰”不会死 。
【为什么全世界的神话中都有凤凰,且都有重生的能力,是巧合吗?】外国的“凤凰”放到后面说,先说中国的 。
中国的“凤凰”源远流长 。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是河姆渡文化的“象牙凤鸟匕状器”,具有很高的制作水平,距今约5000-4000年 。
殷商甲骨文中,有“凤”字,除被假借为“风”字之外,主要的含义是“神鸟” 。
殷人,被认为起源于东部,称为“鸟夷族” 。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玄鸟”,有后人释为燕子 。但更主流的意见,认为就是“凤凰” 。屈原《离骚》中,已将玄鸟称为“凤凰” 。
有意思的是,河姆渡文化也在东部 。看来,新石器时代开始,东部便以“神鸟”作为图腾 。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秋,郯(tan)子来朝,公与之宴 。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命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 。
“少皞”,被认为是“东夷”集团的先祖 。郯子所在的郯国,亦在东部 。郯子说,少皞之下,皆为“凤鸟氏”,而“玄鸟氏”,是其中一个分支 。总之是以“凤鸟”或曰“玄鸟”作为图腾 。
“昭公十七年”,是公元前538年 。
《论语.子罕》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 孔子是殷人之后,看来他也相信“凤鸟”,至少是作为“瑞信” 。他说这话,大约与上面的“郯子曰”同时 。
“凤凰”,原作“凤皇” 。

《诗经.大雅.卷阿》云:“凤皇于飞,翙翙(hui)其羽亦集爰止 。”《郑笺》曰:“翙翙,羽声也 。……凤皇往飞翙翙然,亦与众鸟集于所止 。众鸟慕凤而来,喻贤者所在,群士皆慕而往仕也 。”
据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周成王出游“卷阿” 。
但可知,“凤皇”之“皇”,是形容其羽毛漂亮,当时还没有“凤”为雄、“凰”为雌之说 。
《孟子.公孙丑上》,说到有若评价他的老师孔子,有如麒麟与走兽,凤皇与飞鸟,泰山与土丘,河海与水沟,圣人和百姓是不一样的 。
孔老师是男性,也被比为“凤皇” 。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山海经》中,有很多对“凤凰”的描述 。
《大荒西经》说:“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这是说一鸟三名 。
但在《海外西经》《海内经》《西山经》中,则凤是凤鸟、鸾是鸾鸟 。
《山海经.南山经》,讲到了“凤凰”出于“丹穴之山” 。还说:“其状如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见则天下大安” 。
这段话,很可能由儒学加入 。孔子感叹“凤鸟不至”,应该讲的是这种能使“天下大安”之鸟 。
《南山经》说凤鸟“其状如鹤”,但在其他篇里,又说到“凤凰”的其他形状,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孔雀型、山雉型和鸡型 。“凤凰”,是这些不同“神鸟”的总称 。

《大荒东经》专门讲到帝俊、舜和“凤鸟”的亲密关系 。这与前面说到的“东夷”以鸟为图腾恰好吻合 。帝俊被商族认作自己的先祖,这已被诸多甲骨文学者所证实 。而“舜”,是由“俊”音转而来的 。
汉代,“凤凰”得到全面“解读”;“凤”和“凰”也正式“分家” 。
《说文》曰:“凤,神鸟也 。”
《尔雅.释鸟》曰:“鶠,凤 。其雌皇 。”“皇”,即“凰” 。郭璞《注》云:“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
从此,在不短时间内,这是“凤”和“凰”的“标准照” 。
《大戴礼记.易本命》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 。”
《小戴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在这前后,“凤凰”还被称为“丹风”“朱凤”“朱雀”等等 。
还要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中,“凤”已被作为图腾而崇拜,楚锦上常有凤鸟图像,还有不少漆器为风鸟造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