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菌用什么物镜,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应该什么目的是什么?

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应该什么目的是什么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时,目的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 。
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和装片 。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 。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
故答案为:薄而透明;切片;涂片 。

观察细菌用什么物镜,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应该什么目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显微镜6000倍能看到什么显微镜放大6000倍,可以看到细胞里面的细胞器,还可以观察到细菌 。
科普: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不接数码成像,160倍,2 倍的都有,但是数码显微镜有一个数码放大,有很多人是加上了数码放大倍数了,数码显微镜有的都会标可达到4 -5 倍 。但实际分辨率并没有那么高! 。
观察细菌用什么物镜,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应该什么目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为什么显微镜越用越模糊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越用越模糊,主要原因在于使用以后的清理工作不到位 。在观察细菌的时候,需要用到油镜,其他的物镜都不能与油接触 。油镜使用完毕,需要用二甲苯或无水乙醇彻底清洁油镜镜头,不能用水 。显微镜放置的环境必须干爽清洁,以免镜头发霉污染 。
放大300倍的学生显微镜能看到细菌吗放大300倍看不到细菌,要放大400倍(10x、40x)才可以勉强看见细菌,不过只有针尖大小,就像是一个个小点 。一般我们还是放大到1000倍(10x、100x)观察,这个时候细菌的外型还是看得挺清楚的,经过特殊染色鞭毛也能看清楚 。放大1000倍就要用油镜了 。所谓油镜,就是在物镜镜头和盖玻片中间滴一滴香柏油,香柏油的光线折射率比空气要高,这样才可以使用更大的放大倍数 。
10x、40x表明这个镜头放大10倍、40倍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就得出这个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 。中学用的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可以换的,目镜一般是5x、10x 。高级一点的显微镜的目镜一般都只有10x 。我们现在用的是奥林巴斯和莱卡的显微镜,看过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用来看芽胞的) 。
如何找到身边的细菌用显微镜放大400倍(10x、40x)就可以勉强看见细菌了,不过只有针尖大小,就像是一个个小点.一般我们还是放大到1000倍(10x、100x)观察,这个时候细菌的外型还是看得挺清楚的,经过特殊染色鞭毛也能看清楚.放大1000倍就要用油镜了.所谓油镜,就是在物镜镜头和盖玻片中间滴一滴香柏油,香柏油的光线折射率比空气要高,这样才可以使用更大的放大倍数. 10x、40x表明这个镜头放大10倍、4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就得出这个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中学用的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可以换的,目镜一般是5x、10x.高级一点的显微镜的目镜一般都只有10x.我们现在用的是奥林巴斯和莱卡的显微镜,看过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用来看芽胞的).
40倍显微镜下放线菌的形态霉菌的菌落有浓厚的毛茸茸的菌丝,显微镜下(40倍物镜)菌丝比较粗大,而且有横隔,能看到细胞内部结构,10倍物镜就能看清菌丝的轮廓.
酵母菌的菌落比较厚,显微镜下是椭圆形细胞,有的大细胞上还带着较小的芽(小细胞),40倍物镜下可以看到细胞中的细胞器.
细菌的菌落比较稀薄,单细胞很小,低倍(10倍)显微镜下看不清,油镜下(100倍物镜)才能看清轮廓,看不到细胞内部结构.
放线菌是丝状细菌,菌落有干干的类似霉菌的菌丝,但是比霉菌细小的多,也需要油镜100倍物镜)才能看清楚轮廓,看不到细胞内部结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保护,因此其结构容易被破坏.对抗生素不敏感也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原因,它在寄生到宿主细胞前不具有生物活性,没有抗生素的作用靶标.
【观察细菌用什么物镜,借助显微镜观察时材料应该什么目的是什么?】抗生素就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