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鲁迅先生对汉代的一个文人贾谊很是赞赏,他评价贾谊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当然,这或许是因为鲁迅先生多写“匕首投枪”式的论文,而贾谊的文章也多是论文,比如课本里就选过他的好几篇文章,如《过秦论》《论积贮疏》等等 。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贾谊像)
贾谊是西汉初年人,是有名的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很小的时候就有才名,18岁的时候,他写文章的名声已经满郡共知,到了汉文帝时,20岁的贾谊就被召为博士(那时候博士不像现在是一种学位,在当时,博士是一个官位,汉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设置“五经博士”,五经即指《诗》、《书》、《礼》、《易》、《春秋》,每一经设一个博士,职责很简单:1、以儒家经典教授弟子,教化学子;2、充当皇帝的参谋和顾问 。比方写《说文解字》的那个许慎,他就是一位“五经无双”的大学问家,因此,他做过“五经博士”的官),后来,贾谊因为过于炫才,所有的博士中,他是最年轻的,但是皇帝一有问题,刚问完,他就抢着回答了,别的博士没有办法,只好点头称是,汉文帝于是非常赏识他,一年之内就超迁为“太中大夫”,后来甚至准备任贾谊为公卿 。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汉文帝)
但他这样的书生气浓重的人,当然会受世俗势力的排挤,后来他就受周勃、灌婴等名臣的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所以我们也称他为“贾长沙”、“贾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但只做了梁怀王(文帝的小儿子,文帝非常喜欢他)太傅,并没有回到皇帝身边 。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得了抑郁症很快就死掉了,死的时候只有33岁 。司马迁后来写《史记》对屈原、贾谊都非常同情和赞赏,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就叫《史记.屈贾列传》 。
唐代文人当然会关注贾谊这样典型的文人,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称“屈贾谊于长沙”,当然这里“屈”并不指屈原,而是委屈,冤屈的意思 。晚唐的李商隐也以贾谊为题材写过一首诗,诗名就叫《贾生》,全诗如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史记》里这件事的原文书影)
诗中记载“文帝向贾生问鬼神”这件事,历史确有其事,史记载:“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釐,读音字义基本等同于“禧”祭祀,很多人将这个字写作“厘”,是不对的 。也就是说,文帝召见贾生时,刚举行过祭祀,正在接受神灵的福佑,坐在宣室,指坐在未央宫的前殿正室,其实这次接见是相当正式或者文帝在做重要的事情时接见了贾谊,他向贾谊问鬼神的道理,贾谊向他讲了一通道理,越听越入迷的文帝“前席”,就是在坐席上移膝向对方靠近,听完贾谊的道理之后,叹息自己不如贾生 。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本是封建文人津津乐道的一件君臣遇合的盛事,到了李商隐笔下,又生发出另一番道理来 。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章插图
(秦汉影城恢复出来的未央宫宣室殿)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是记述本事,基本不用解释,就是汉文帝求贤召见被贬逐的臣子,这显然典型的贤君 。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得无人能及 。求贤到了连逐臣都要招见的地步,这的确是求贤若渴,第一句“起”,仅从字面意思,就是赞赏文帝的 。第二句“承”,以贾生过人的才华来承接文帝的贤明,这两句都是正面角度着笔,无丝毫讽喻痕迹,乍见之下,小李在写一首“歌功颂德”的诗,因为文帝本来就是很圣明的君主,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但显然不是,因为还有两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