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中国的别称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先秦时期
【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1.春秋老子人称“广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号“空洞子” 。

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文章插图
2.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gǔ,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 。
3.战国邹衍,精通阴阳五行,爱发议论,时人认为不合常理,称他“谈天衍” 。
4.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 。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归隐民间为商贾,于是以“鸱夷子皮”自号,并改名为“陶朱公”,范蠡还被称为“商圣” 。
5.“九流”: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6.战国时楚国将领养由基,射箭技术高超,常一箭射杀敌人,人们称他“养一箭” 。
7.孔门四圣(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子 。
合称:孔孟(孔子、孟子)、老庄(老子、庄子)、孟荀(孟子、荀子)、屈宋(屈原、宋玉)、杨墨(杨朱、墨子) 。
8.战国四君子:魏—信陵君—魏无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 。
9.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葵丘会盟、老马识途)、宋襄公、晋文公(城濮大战、寒食节、退避三舍、竭泽而渔、兵不厌诈等)、秦穆公(秦晋之好)、楚庄王(庄王葬马、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
秦汉三国两晋时期
1.秦汉人范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效力,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
2.汉代杜诗做南阳太守,除暴安良,关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称他为“杜母” 。
3.汉代李广,精于骑射,勇冠三军,人称“飞将军” 。
4.汉代郅都,任中郎将、中尉等,敢于直谏,执法严酷,权贵称他为“苍鹰” 。
5.汉代卢植为人刚毅有气节,曹操称赞他为“国之桢干(栋梁)” 。
6.三国时曹操部将许褚,容貌雄奇,勇力绝伦,而为人赤诚近于痴,时人称他为“虎痴” 。
7.三国时的阮咸好喝酒,据说一年中只有三日醒着,他曾任仆射一职,人称“三日仆射” 。
8.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 。
9.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
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国的别称 古代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文章插图
10.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
11.晋代陶渊明,隐居田园,宅边有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
除此之外,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
12.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的是王敦、王导兄弟,马指的是司马睿 。
13.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医圣” 。
1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15.汉初三杰:张良(暗渡陈仓);萧何(国士无双、成也萧何败萧何);韩信(一饭千金、多多益善、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胯下之辱) 。
16.大小谢:谢灵运(东晋)、谢朓〈南朝宋、齐〉
17.马班:司马迁、班固 。
18.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二十五史之首” 。
司马相如,被称为赋圣和“辞宗”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鲁迅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
隋唐时期
1.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好饮酒,诗写得浪漫豪放 。
世人认为他原是天上的神仙,故称他“李谪仙”、\”诗仙\” 。
2.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歌冠绝一时,被称为“诗圣” 。
3.唐代刘禹锡,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被白居易推为“诗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