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五经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唐晓敏
儒家经典,首先包括“五经”,“五经”共9本书,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周,一般认为即周朝,“易”,历史上认为“易”有三义,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即认为“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 。《易经》是西周时期将卜筮卦象与有应验的卜辞结合起来的卜筮记录 。《易经》草创于殷商、渐成于西周、编定于孔子 。《易传》即“十翼”,包括文言、大象、小象、彖、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是春秋直至汉代初年人们研究与阐释易经的十篇文字作品,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周易》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 。许多重要的哲学观念如“阴阳”的观念,即出于《周易》 。中国的“取象思维”的思维方式,最早也体现在《周易》一书 。《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历代文人都熟悉《周易》,他们所著的文章中,往往留有《周易》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印记 。

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文章插图
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文章插图
《周易》也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君子教育”方面,周易有很多论述 。《周易》的六十四卦,即六十四篇文章,其中有五十三篇讲到“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品德,可以把《周易》看做是一部“君子教科书” 。
源于《周易》汉语成语,至今仍然经常运用的就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持之以恒、谦谦君子、突如其来、虎视眈眈、反目成仇、立竿见影、殊途同归、文过饰非、乐天知命等等 。
【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尚书》有三种版本 。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梅赜所献的《尚书》后被称为伪《古文尚书》 。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伪《古文尚书》,按王国维的看法,不可能完全出于伪造,至少也是一个晋代汇集各种残篇的辑佚本 。
《尚书》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历史文献,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文献依据 。《尚书》又是政治教科书,通过各篇记载尧舜禹及殷商君臣的言论和政迹,说明其为君、为臣、从谏、纳言、用贤及为政之道的 。《尚书》所写的议政场面,君臣之间犹如亲密的兄弟,这让后人神往也让后人感叹不已 。司马迁就讲:“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 。(《史记?书?乐书》)《尚书》具有民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重要的命题,对后代有深刻的影响 。后来许多士人也受到《尚书》政治理想的感召,并且以此批判时政 。如中唐时期的韩愈,在其《上宰相第三书》中就写:“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 。”以此为标杆来衡量与批判中唐时期的政治 。柳宗元在宪宗即位之初作《贞符》,称帝王“受命不于天”,这也是发挥了《尚书》的思想 。《尚书》也是我国最旱的散文集 。刘大杰说:“《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也是中国最古的散文” 。
在儒家经典中,《尚书》语言是最难懂的 。韩愈都说它“佶屈聱牙” 。《尚书》语言难懂,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即一些篇章用的是当时的口语 。如傅斯年所说:“《周诰》最难懂,又不必是因为它是格外的古,恰恰反面,《周诰》中或者含有甚高的白话成分 。”
《尚書》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孟子即“言必曰诗书”,因此《尚书》也给后人留下许多成语,至今活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如下的成语都出自《尚书》:同心同德、有條不紊、有備無患、離心離德、功虧一簣、多才多藝、名山大川、克勤克儉、暴殄天物、明若觀火、玉石俱焚、發號施令、巧言令色、垂拱而治 。《尚书》还留下许多名言,如“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