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 。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 。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时气温上升,是因为其底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 。故之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 。平流层的顶部气温大概徘徊在270K左右,与地面气温差不多 。平流层顶部称为平流层顶,在此之上气温又会再以随高度而下降 。至于垂直气温分层方面,由于高温层置上而低温层置下,使到平流层较为稳定 。那是因为那里没有常规的对流活动及如此相连的气流 。此层的增温是由于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它把平流层的顶部加热 。至于平流层的底部,来自顶部的传导及下部对流层的对流刚好在那里抵消 。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文章插图
绝热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大气温度变化和高度的关系
温度随 高度的增加递减 。
而在平流层,气温并不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平流层是自对流层顶至50―55 km范围的大气 。在平流层中30 km以下范围,气温 几乎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温度, 不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而在30 km以上范围,气温反而随高度的增加迅速上升 。在平流层,绝热变化是空气随着高度的上升 继续对外做功,向外释放能量 。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文章插图
平流层温度有多少度平流层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 。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气温上升,是因为其底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 。故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增加而上升 。平流层的顶部气温徘徊在270K(-3.15°)左右,与地面气温差不多 。
平流层顶部称为平流层顶,在此之上气温又会再以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至于垂直气温分层方面,由于高温层置上而低温层置下,使到平流层较为稳定,是因为那里没有常规的对流活动及如此相连的气流 。
此层的增温是由于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它把平流层的顶部加热 。平流层的底部,来自顶部的传导及下部对流层的对流刚好在那里抵消 。所以,极地的平流层会于较低高度出现,因为极地的地面气温相对较低 。
大气中平流层的温度描述正确地面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为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 。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 。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
什么使平流层大气做平流运动平流运动是空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
平流层(英语:Stratosphere),亦称同温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 。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 。
平流层的温度上热下冷,随着高度的增加,平流层的气温在起初基本不变,然后迅速上升 。在平流层里大气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因此气流平稳,基本没有上下对流 。
平流运动的强弱,决定于三个因子
①该要素(温度、湿度或涡度等)水平分布梯度的大小 。梯度越大,平流越强 。
②风速的大小 。风速越大,平流越强 。
③风向与该要素等值线交角的情况 。交角越趋正交,平流越强;当风向与等值线正交时,平流最强 。平流的强弱,可进行定量计算 。
实际上,引起大气物理属性改变的除空气的平流过程外,还有辐射增温或辐射冷却、水汽蒸发或凝结等许多过程 。但在很多情况下,平流过程是引起局地大气物理属性改变的主要因素 。例如中国的寒潮爆发,就是由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向中国平流所引起的剧烈降温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