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 数学一年级比一比教案范文

设计教法指要解决如何把已经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问题 。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数学一年级比一比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一年级比一比教案2021范文1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
2、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
教学重点: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和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大家想一想在认识钟表时,知道了哪些知识?钟表上整时、半时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在认识钟表时,我学会了两种时间的写法,如早晨7时30分,也可以写成7:30 。
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
半时时,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

师:说得真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好像同学们头脑中就有一块表似的,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真棒!再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还有球 。
我的文具盒、课本都是长方体的 。
我玩的魔方是正方体的 。
我们用的水桶、水杯是圆柱的 。
我们上体育课用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实例非常恰当 。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几何图形等立即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
二、巩固训练
1、认一认,连一连 。

师:我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做这些事情该是什么时间?连一连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
2、几何图形 。
师:给下面的物体分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学生应该很容易地将已学过的形体进行分类)
3、位置 。
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5页第2题和第3题 。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时分针和时针的特点;还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再次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 。我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
教学反思: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看图回忆生活中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印象更深刻;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形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数学一年级比一比教案2021范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6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1题 。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对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但对用数学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会有困惑 。因为教材中出现的的大括号和问号,学生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将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数学符号结合起来理解,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把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突破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