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文章插图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政治新闻网3月13日文章,原题: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随着美国总统拜登施加更大压力 , 要求布鲁塞尔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立?。?欧盟最高层领导正在该集团的对华政策上产生分歧 。与拜登政府相比,欧洲理事会的高级官员——包括主席米歇尔在内正在力争对中国采取对抗程度较低的态度,而前者正尝试逼迫其盟友联手对付北京 。
欧洲理事会是代表各欧盟成员国的机构,其中包括德国、匈牙利和希腊等对北京持温和立场的成员 。德国是中国的主要投资者,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因此希望避免商业关系出现动荡 。
这意味着多个欧盟成员国担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出与美国一致的更强硬腔调 。关键是,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执行机构 , 在决定中欧贸易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美中之间存在巨大冲突风险,”一名欧洲理事会高官表示,“是的 , 我们是美国的伙伴之一,但我们不是附庸国 。我们认为我们决不能与中国完全脱钩 。”尤其是欧洲理事会内部对冯德莱恩和拜登在3月10日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感到担忧 。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文章插图



拜登和冯德莱恩
在欧洲理事会看来,欧盟委员会的官员在制定欧盟贸易政策方面扮演主导角色,但该委员会在匆忙采取有可能激怒北京的行动前,应该与各成员国政府开展更多磋商 。“当然,欧盟委员会拥有贸易权限,”一位欧盟官员说,“但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地缘政治战略 , (欧盟)在国际层面上的立场……必须得到欧洲理事会的授权 。”
由于俄乌冲突,如今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敏感 。但许多欧洲国家不愿从中国市场退出 。欧盟高层就对华政策产生分歧,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私下甚至欧委会内部长期对冯德莱恩不满的反映 , 即认为冯德莱恩及其团队过于亲近美国 。除在国际会议上的会晤外 , 冯德莱恩还两次到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会谈 。相比之下,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尚未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而是在去年11月对中国进行了单独访问 。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欧盟高层正就欧洲应该如何为自身定位而出现日益严重的分歧,这不禁使人们想起曾经的严峻政治时刻,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当时以法国为首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拒绝参加美国领导的干涉行动 。(作者苏珊娜·林奇等,丁雨晴译)
延伸阅读:
北约秘书长称欧洲正在进行一场全面战争 还提到中国
北约国家正在加快军火生产的速度,以满足不断激化俄乌冲突的需要 。而造军火肯定是要花钱,而且是要花大钱的,于是北约开始想着怎么提高军费了 。
据路透社报道,北约方面在周三表示,承诺向基辅提供至少48辆“豹2”坦克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为期两天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后对采访人员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因为乌克兰非常需要弹药 。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文章插图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北约盟国正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帮助乌克兰反击俄罗斯的侵略,”他说 。“与此同时,这消耗了大量盟军弹药,耗尽了我们的库存 。盟国一致认为 , 有必要与国防工业携手合作,以提升我们的工业能力 。所以,是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我们需要继续下去,我们需要更进一步 。”“这现在正成为一场艰苦的消耗战,消耗战也是一场后勤战 。”
斯托尔滕贝格指出,美国、法国、德国和挪威等国已经签署了军火合同,这将使北约成员国能够补充自己的库存,同时也能继续向基辅供应军火 。同时,北约防长会上还在讨论,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是否足够 。也就是说,为了满足乌克兰对军火越来越大的胃口,以及西方想让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愿望”,北约要砸更多的钱 。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文章插图



北约承诺向基辅提供至少48辆“豹2”坦克
美联社称 , 2014年 , 在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并入本国后,北约盟国同意停止冷战后的支出削减措施,并约定在2024年前将GDP的2%用于国防 。这一承诺将于明年到期 。在此背景下,斯托尔滕贝格周三敦促30个成员国称,“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把GDP的2%视为上限,转而把GDP的2%视为下限,也就是作为最低限度 。”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承诺在2014年支出2%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就更加正确,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危险的世界 , ”斯托尔滕贝格说 。“在乌克兰 , 在欧洲,一场全面的战争正在进行,然后我们看到了持续的恐怖主义威胁,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挑战 。因此 , 很明显,我们需要增加支出 。”您瞧,老斯想要“加钱”,依然不忘把中国扯上 。
对于北约秘书长的表态 , 北约“领头羊”美国肯定是支持的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的国防支出现在相当于GDP的3.5%,不仅远高于2%的北约预定目标,而且比所有其他盟国的总和还要多 。
美国防长奥斯汀在北约防长会上表示,北约国家将在今年夏天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峰会 。届时,各成员国将达成一项新的承诺,将国防支出增加到高于先前占GDP2%的目标 。“在维尔纽斯,我们的领导人将同意一项新的国防投资承诺,以确保联盟有资源来升级防御计划,让更多部队处于更高的战备状态 。我们期待着与宝贵的盟友合作,确保我们为共同的安全做出更多的投资 。”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

文章插图



美国防长奥斯汀
不过 , 根据北约去年的估计 , 只有9个成员国实现了国防支出占GDP2%的承诺 , 另有18个国家计划这样做 。而在未达目标的北约国家中,就包括欧陆第一强国德国 。路透社称,根据北约去年6月公布的估计,2022年,柏林的国防支出预计不到GDP的1.5% 。
尽管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德国总理朔尔茨便作出重大承诺 , 称将迅速把该国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2% 。不过 , 德国联邦政府去年底表示,德国很难在近两年实现这一目标 。“德国之声”称,德国长期抵制来自美国和其他盟国要求将其国防开支提高到GDP2%的压力,这一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国在20世纪的侵略历史的影响 。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在北约防长会上先唱个高调:“我认为仅仅朝着2%的目标前进是不够的 , 它只能是进一步措施的基础 。”
【美媒:拜登导致欧盟最高官员在中国问题上发生分歧】比起德国增加军费的扭捏,显然美国更加轻车熟路、明目张胆、不择手段 。“今日俄罗斯”称,就像当初渲染苏联卫星那样 , 美国政府把这几天被热炒的“气球”事件当做黄金机会,为其大幅升级全球军事紧张局势,进而为增加国防开支提供额外的理由 。
该媒体称,美国政府主要想让人们害怕俄罗斯和中国 , 让人们认为俄中拥有神秘的监视能力,让纳税人觉得大幅增加国防预算,“这钱花得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