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龙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 , 这本是一句俗谚 。
2、汉代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的《状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说法 。
3、它说: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
4、” “斯须”,是一会儿的意思 。
5、河水结成冰,不是一天骤然寒冷的结果;用泥土堆积成高山,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 。
6、这两句话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然要经过酝酿、发展的过程,决不会突然而来 。
7、 不过 , 古人的“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这句谚语,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却还有另外的含意,那就是把“寒”字借用为同音的“嗛”字 。
8、“嗛”[xián],是怀恨的意思 。
9、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非一日之寒” , 意思却是说:怀恨已久 , “非一日之嗛” 。
10、为了不愿明说“嗛”,便用“寒”字借代;为了使“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说得生动、形象 , 便以“冰冻三尺”作比喻 。
11、这类谐音双关语,常见于古代的一些民歌中 。
12、例如:“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衔悲不得语)”;“桑蚕不作茧,昼夜悬长丝(昼夜悬长思)”;“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棋(悠然未有期)”等等 。
13、一般都是前后两句,而其用意多着重在后句,字面原意是次要的,暗借的谐音字及其含义才是主要的用意所在 。
14、 但是,现在我们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的时候,却并不象古人那样地把它用作双关语,而是而是用它来比喻事情的发生早有前因,并非偶然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