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异地就医遇报销难:线上备案不作数,线下无法开证明


少儿异地就医遇报销难:线上备案不作数,线下无法开证明

文章插图
_原题为:线上备案不作数,线下无法开证明(引题)
少儿异地就医遇报销难(主题)
解放日报采访人员 唐乙隽
尽管已经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妥当,市民贾女士的报销申请却依旧被退了回来 。回沪已有1个月余,孩子在外地产生的就医费用却始终没有走通报销关 。
【少儿异地就医遇报销难:线上备案不作数,线下无法开证明】“线上备案了,线下又不承认!”眼看着备案结束时间越来越近,贾女士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平台求助 。
“医保转出证明”令人犯难
令贾女士犯难的 , 是一张“居民医保关系转出证明” 。
由于孩子在外省市期间曾有门诊转住院治疗的经历 , 3月中旬回沪后,贾女士便到普陀区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报销相关费用 。据她介绍,孩子今年6个月大 , 参保了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少儿住院互助基金两份保险 。其中,互助基金仅在户籍地住院时可用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异地就医产生的住院费用,均由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办理报销业务 。然而,在提交了户口簿、病历资料等报销材料后,工作人员却告诉她,还缺了一张由街镇开具的“居民医保关系转出证明” 。
相关政策显示,通过提前完成备案手续 , 医保参保人员才可以实现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或后续人工报销 。而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于2022年7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 本是需要“跑窗口”才能完成的备案手续自2023年1月1日起简化转移至线上办理 。
在前往外省市之前 , 贾女士已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为他人备案”入口,为孩子设置好了自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共6个月的备案有效期 , 且离开上海时,备案页面显示“已开通” 。
贾女士至长征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尝试办理这张证明时 , 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她,由于线上备案已成功 , 通过输入身份证号即可查询,线下便无法再另行开具证明了 。
异地就医怎么报销应明确
为何线上备案线下却不作数?采访人员咨询了普陀少儿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 。工作人员说,按照常规流程,若涉及门急诊转住院费用报销,应在离沪前先开具“医保关系转出证明”,随后至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线下完成登记备案 , “如果单单通过App或小程序做了线上备案这一步,门急诊转住院的费用是无法报销的” 。
“缺少的是住院医疗关系的转移登记手续 。”12393全国医疗保障服务热线的接线人员对于上述基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口中的“医保关系转出证明”作出进一步解释:由于保险性质的差异,未成年人跨省异地就医后的报销流程呈现出“门急诊”与“住院”相分离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按照当前政策,门急诊和住院的医疗关系转出是不同的操作,“门急诊就医关系转出可以通过线上备案完成,但门急诊转住院的医疗关系转出必须经由街道或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及区县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仅支持线下办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一系列手续都应在异地就医前完成 。
当前,大多数上海家长对于“线上备案”的操作并不陌生,但对“住院关系转出”一环却不知情 。而且上述规定落实措施不一 , 部分区也允许办理住院医疗关系转移登记手续时使用线上备案页面截图替代 。“是否能够明确、统一报销流程呢?”贾女士希望能明确报销办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