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鉴真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鉴真
中文名称: 鉴真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唐代
【鉴真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民族: 汉族
生 卒 年: 688~763
相关事件: 鉴真东渡
生平简介
鉴真(六八八年至七六三年),我国唐代的高僧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他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光辉人物 。
鉴真,俗姓淳于 , 出生于扬州江阳县 , 十四岁在扬州人云寺出家为沙弥 。青年时,他托钵远游,曾在洛阳、长安的寺院里,从名师攻读佛教经典 。他在佛学上造诣很深 。尤其对佛教的律宗和天台家有深湛的研究 。从二十六岁起,他就在扬州大明寺讲经布道 , 传授戒律 。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淮南江北持净戒者,唯大和上独秀无伦 , 道俗归心 。仰为授戒大师 。”在他座下,名徒辈出 。
唐帝国是当时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之交的扬州,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鉴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使他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和远大的眼光 。在他看来,向外宏布佛法,是一个佛教虔诚信徒应尽的义务 。而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地的佛教僧侣 , 也知道鉴真和尚是“郁为一方宗首”的著名高僧 。
大化革新前后,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迫切需要向中国学习 。七世纪以来 , 一次又一次的派出遗隋使和遣唐使,基本上都是抱著学习交流的目的而来的 。学习中国的佛法 , 是使团的任务之一 。天皇是政权,出于它维护封建统治的要求,大力兴建佛院,推广佛教 。而佛教的传播,又是日本吸收外国文化,特别是吸收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八世纪上半期,佛教传入日本已近有两百年的历史,僧侣人数,也日益增多 。但是,由于僧尼应该遵守的清规戒律 , 尚未制订 , 佛教徒中存在的放任自流的状态,已成为日本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公元七三三年,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九次遣唐使中 , 有几个留学僧 。其中的荣睿、普照,就是奉敕入唐 , 寻访精通戒律的高僧东渡传戒的 。
荣睿、普照跑遍唐朝的东西两京,访师问道 。公元七四二年,他俩赶来扬州求见鉴真 。为了发展祖国的佛教文化,邀请名师传经讲道的两个日本僧侣与决心献出余生东渡传法的五十五岁的鉴真的会见,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壮丽的一幕 。会见中,随侍鉴真的,有三十多个及门弟子 。荣睿对鉴真说:“佛法东流至日本国 , 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 。”他吁请鉴真派弟子“东游兴化” 。鉴真深感中日两国 , 虽“山川异域,而“日月同天” 。他下定决心 , 东渡传法 。他问众弟子,谁愿去日传法?弟子们的回答是沉默 。弟子祥彦表白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森漫,百无一至 。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 。是故众僧咸默无对而已 。”可是,这位高僧却坚决地说:“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在鉴真的决心的感召之下,二十一个弟子决定随他同到日本去 。
为了实现壮志宏愿 , 不惜牺征个人的一切,始终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 。鉴真就是这样的人 。他在东渡传中 , 碰到重重的阻碍、磨难和挫折 。唐朝的官府留难他,鉴真的弟子和扬州寺院的僧侣劝阻他,鉴真并不理会这些阻难 。可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去日本途中,风急浪高 , 海道艰险 。从公元七四二年以后的七、八年,鉴真一行先后东渡五次,结果都失败了 。有一次,他们乘船被恶风猛浪击破;又一次,险礁撞沉了他们的船只 。第五次(七四八年),六十一岁的鉴真一行三十五人,乘船出海,遇暴风把船只吹到南海,在海南西南端登陆 。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鉴真一行 。从海南经广东、广西、江西、循长江而下经南京回扬州 。长途跋涉的困顿 , 炎热蒸闷的气候,不断折磨著一群僧侣 。鉴真的弟子祥彦和日本僧人荣睿 , 在旅途中因病去世 。鉴真也因身毒入眼,双目罹疾,终至失明 。公元七五三年 , 日本遣唐大使回国 。归国前他面谒鉴真,邀请赴日传法,鉴真欣然允诺,率随侍弟子僧侣等共二十四人,作第六次越海赴日的壮行 。公元七五四年二月,他们到达了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了日本朝庭的盛大欢迎 。当时鉴真又目失明,年已六十七岁 。
鉴真在日本十一年 , 他和仔的弟子法进、思托、如宝、昙静、义静等,做了大量的、影响深远的工作 。他设坛授法,讲学传经,座下弟子,常满三千人 。他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创人,对日本天台宗的兴起,也给予直接的影响 。他为日本僧侣确立的戒律的律仪 。日本奉鉴真为律宗第一代祖,法进、如宝为第二、第三代祖 。日本天台宗的创始人 , 著名的佛教大师最澄,在入唐学习前 , 曾受教于鉴真及其弟子 。在日本,上至天皇,下及僧俗佛教信徒,敬礼鉴真,从末稍衰 。
在当时,他成为日本怫教徒的组织者和导师 。
鉴真在日本初住东大寺,五年后,在鉴真及其弟子主持下,新建唐招提寺 。由鉴真弟子如宝、思托、法进、昙静等亲自役计的唐招提寺 。其规制取法当时中国佛教寺 。它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在日本建筑史上别开新貌,对日本佛教建筑艺术产生重大影响 。唐招提寺内的金堂和当时塑造的许多佛像,迄今尚存,这些佛像形态上 。伪厚实、稳、重、庄严、丰满 。制作方法上的干漆法,成为日本一代雕塑艺术的巨大成就 。寺内的鉴真和尚座像,是思托创制的 。从座像魁梧的身材 。 , 端正大方的仪容,开阔的额门,清秀的五官,可见鉴真坚强刚毅的意志,深沉厚实的个性 。长期以来,日本人民以唐招提寺的建筑和佛像作为他们珍贵的国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