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道安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道安
中文名称: 道安
性别: 男
生 卒 年: 312~385
国别: 中国
生平简介
在格义之外,对佛教思想的另一种理解形成了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即本无宗、心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和缘会宗六家,本无宗的另一家为本无异宗,成七家 。道安是本无宗的代表人物 。
道安(312~385),俗姓卫,常山(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南)扶柳人 。道安祖上世代习儒,但生当乱世,自幼父母双亡 , 由外姓兄长孔氏抚养 , 苦孩子出身,他称自己“生逢百罹”(《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六) 。罹者 , 遭灾也 。道安七岁开始读儒书,聪明程度令乡亲们惊异赞叹,十二岁出家为僧(此据《梁高僧传》,也有记作十一岁、十三岁乃至十八岁者) , 因为他长得又黑又丑,虽然很有悟性,还是不受师傅重视,被打发到地里做了三年农活,但他并未因此而懈?。?“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道安传》,《梁高僧传》卷五) 。他向师傅借来一部五千言的《辨意经》 , 晚上干完活回来交还,就能全部背诵出来 。后又借一部一万言的《成具光明经》,当晚归还时又能全部背出,这才引起师傅的注意 。道安年满二十受具足戒 。
道安早年在游学时 , 曾在邺(今河南省安阳市北)遇到神僧佛图澄,受到佛图澄的赏识,而其他僧人则因道安外貌不佳而瞧不起他 。道安随佛图澄习法,佛图澄讲经 , 道安复讲 , 僧众有疑难 , 道安一一解答 , 毫不费力,以致于众僧说:“漆道人,惊四邻 。”(同上)在佛图澄门下 , 道安学习了佛教戒律、小乘及大乘般若学 。
佛图澄死后的第二年,道安为避原后赵国的战乱来到蒦泽(今山西省阳城县)山区,“幽处穷壑,窃览篇目”(《阴持入经序》),逃难中不忘读经 。还有一些僧人也来到这里,道安从他们受业,写下《阴持入经注》、《大道地经注》、《大十二门经注》等禅经注释 。后来道安又因避乱而与同学竺法汰(同在佛图澄门下)一起来到飞龙山(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南),遇到先行到此的当沙弥时的好友僧光 , 故友相逢,自有一番欣喜 。两人一起讨论佛理,对于“格义”的理解产生了不同意见 。“安曰:先旧格义 , 于理多违 。光曰:且当分析逍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理教 , 宜令允惬;法鼓竞呜 , 何先何达?”(《道安传》,《梁高僧传》卷五)这时的道安已放弃了曾与竺法雅共同坚持的格义方法,认为它有违佛理,而僧光还是认为格义是“先达”即老前辈传下的,不可以这样妄加评说 。道安强调弘传佛法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别管他先达后达 。这是道安学术风格的一个重要转变 。
大约在东晋永和十年(354),道安从山西来到河北,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造寺建塔,传播教义,他的信徒几乎占河北人口之半 , 有“中分河北”之说 。升平元年(357),道安回到河南的邺,住在受都寺 , 在此组织了有数百徒众的僧团 。不久又多次避乱奔波,在前燕慕容□派兵攻河南时,道安投奔东晋疆界内的襄阳 。
在往襄阳途中行至新野时,道安提出了佛教发展的两条措施,一是需要得到君王的支持,二要依靠大家的弘传,在凶乱之年,尤应如此 。“今遭凶年 ,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同上) 。他首先分张徒众到各地传教 , 命竺法汰到扬州,法和到四川,自己则率慧远等弟子直奔襄阳(后来前秦攻襄阳时,道安第二次分张徒众,慧远东下,经荆州至庐山) 。
365年,道安到达襄阳,在此前后居住达十五年 。在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 , 道安潜心佛事,达到了其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他在襄阳的活动,一是与名士、官员交往 , 如习凿齿、郗超等 。二是讲经,每年讲两次《放光般若》 。三是制定僧规,加强僧团内部管理 。其僧规包括讲经说法的仪式和方式;日常的修行、饮食诸方面的规范;布萨(每半月一次的诵戒集会)、差使(每年夏安居结束后 , 请有德者指出他人的罪过)和忏悔(自悔己过)诸方面的仪式和规范 。四是整理、注释已译经典、创制《综理众经目录》 , 第一次对历代所译各种佛经进行系统整理编目,并考证译者 , 该目录包括有经律论录二百四十五部,百五十七卷,失译经录一百三十四部 , 凉土异经录五十九部 , 十九卷,关中异经录二十四部 , 古异经录九十二部,疑经录二十六部,十卷,以及自己的著述二十四部,十七卷和一些杂经志录 。有了这样的经录,后人的译事和撰述,才有了可遵循的依据 。道安对诸师所译的重要经典都作有注释研究,对《放光》和《光赞》两种般若经则加以对比研究 。道安在襄阳的事业,受到各方的敬重,也受到皇帝的褒奖,晋孝武帝下诏,令“俸给一同王公”(同上) 。
【道安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道安的功德,也引起了作为东晋敌对国的前秦君王苻坚的重视,他不但遣使送给道安许多尊贵佛像 , 甚至不惜以武力延致道安 。东晋太元四年(379),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 , 第二年将道安请回长安,苻坚对臣僚说:“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 。”(同上)一人为道安,半人为名士习凿齿(习腿有疾,故称半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