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的父母是谁?载沣和光绪的关系


载沣的父母是谁?载沣和光绪的关系

文章插图
载沣的父母是谁?
【载沣的父母是谁?载沣和光绪的关系】父亲: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母亲:侧福晋刘佳氏
载沣和光绪的关系
二人为兄弟关系,同为清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子 光绪为奕譞二子 载沣为奕譞五子
载沣简介
中文名:爱新觉罗·载沣
籍贯: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
出生地:北京
性别:男
民族:满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83年2月14日
星座:双子座
去世年月:1951年7月6日
政党:清王朝
人物评价
总评
作为权倾一时的末代王爷,载沣的一生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年少就承袭醇亲王爵,一路官运亨通,20岁就监国摄政,又贵为宣统帝之生父,可谓是手握王爵,口含天宪 。但不幸的是他生在风雨飘零、激烈动荡的满清末年,在执政的三年里,他多灾多难 。这三年,是他一生最遭难的时期 。满清皇族中很多人认为他庸碌无能,只是一个窝囊书生,毫无政治才能,不配做摄政王,大清的江山断送在他们兄弟父子手中 。这过于偏颇 。“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 。清廷倒台的历史责任,非载沣一人能承担 。
面对清皇室气数已尽、回天乏术的局面,即使是一位资质甚佳、政治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难力挽狂澜,更别说从政历练不足、缺乏魄力、能力有限的载沣 。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 , 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较识时务 。他辞去摄政王之职,从此不再过问政治 , 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 。他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 。也难怪他在解除摄政监国职务的那天回到醇王府,一脸轻松地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因为从此后 , 他可不再忧虑朝中大事,不再受隆裕和权贵的挟制而安享余年 。他的后半生平平安安,无病无灾,比起他的胞兄光绪帝载湉及其子宣统帝溥仪来说,或许可以算是幸运多了 。
总理评价
周恩来总理曾对载沣作出过公正全面的历史评价 。那是1960年1月26日,总理在全国政协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成员时的一次谈话 。特将评价载沣的内容整理如下:
1、周总理说:载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 。慈禧当时满以为她自己还不会死 , 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第二天她明白自己活不了 , 想改变昨天的命令已经来不及了,又勉强加上个大事请示太后,算是了却了这件事情 。其实,不是因为载沣适合做摄政王,慈禧才选了他 。而正是因为他不适合 , 慈禧才选他的 。这个历史责任不能由载沣来负担 。还说:载沣忠于大清,在位时尽了他最大的努力,而未能阻止王朝的灭亡,这不是他的过错 。谁也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 。
2、周总理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 。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 , 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 。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客观上有利于革命 。还说;到了民-国以后,贵族和遗老中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复辟大清王朝的活动,但载沣却始终没有积极参与 。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
3、周总理说:载沣后来作为一个平民,作为溥仪的父亲,如果他移住长春去依靠他的儿子,在人情上是说得过去的 。这同溥仪去当“皇帝”是不同的,同溥杰等人为“满洲国”效力也不一样 。但他毕竟是一位政治家 , 是一个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者 。他在日伪的统治下没有屈从日本人的一再劝诱,坚持不去东北,在政治上同“满洲国”划清了界限 。在这件事情上,他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 。这是他晚年的最大成功 。
4、周总理说:到了民-国时代,载沣还一直在王府里坚持实行前清的旧礼 , 好象是要永远坚持下去 。但是到解放以后他就把它全取消了,这是他思想开通进步的表现 。还说:载沣的国学底子很深厚,又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到日伪时代历史的活见证,他如果能够有更长的寿命,一定会对文史研究做出很好的贡献 。
为政举措
黜袁世凯
载沣是光绪帝的三弟,三岁的儿子溥仪做了皇帝,他自然而然成了摄政王 。一方面,由于之前袁世凯曾出卖过他的二哥光绪帝,令他对袁世凯有一种切齿的恨;另一方面,由于当前袁世凯位高权重,大大威胁着他三岁的儿子溥仪做皇帝 。基于这两点,载沣决定除掉袁世凯 。
载沣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 。当时全国有战斗力的军队的军权几乎都掌握在汉族将领手中 , 袁世凯掌管着北洋新军,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载沣鲁莽地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解除袁世凯的一切官职,让他回籍养病 。[4]
军事措施
罢袁事件后,载沣依照出使德国时亨利亲王的赠言 , 效法德国,开始紧锣密鼓地采取一系列军事措施 , 加强清皇室对全国-军事力量的控制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载沣下令编练禁卫军,作为直隶摄政王的亲军;裁撤近畿各省的新军督练公所,命近畿各省新军均归陆军部统辖;成立军谘府以执掌军事行政;成立海军部以建设海军;设立贵胄学堂,专收满人,培养高级军事人材 。
宣统元年(1909年),他代皇帝任全国陆海军大元帅 , 宣布统一全国-军政大权;任用满人载泽、毓朗、善耆等掌握建立新军事务;任命桂良、风山为江宁、广州将军,荫昌为陆军大臣 。他又委派胞弟载洵、载涛分赴欧美各国考察陆海军 。两人回国后 , 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载涛为军谘府大臣,并代载沣统帅禁卫军 。载沣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满清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 。
载沣的这一套亲贵揽权的做法 , 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巩固清室江山 , 加强皇室地位,并排挤压制汉族官员 。更恶劣的是这些亲贵把持政柄之余,各立门户,结党营私,使清末政局更为混乱;而袁世凯虽然被罢黜,但北洋新军是他一手培养的,他的个人势力根深蒂固,在老家“养病”的袁世凯表面故作清闲,实际上密切关注着政局走向;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
预备立宪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革命形势,清统治集团内部立
醇亲王奕譞与他的儿子、日后的摄政王载沣
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鉴于此,载沣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令各省“切实筹办宪政”,务必在当年成立谘议局 , 这种致力立宪的姿态,使一部分立宪派对载沣及宪政产生了极大的幻想,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各省的宪政运动中 。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名义任命庆亲王奕劻为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 , 而将原有的军机处及旧内阁均予裁撤,以显示实行宪政的决心 。但好景不长,五月八日清政府出笼的新内阁名单人?。?皇族和旗人占了大半,这个内阁被人们指斥为“皇族内阁” 。彻底揭开了“宪政”的虚伪面目 。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五日,载沣出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 , 为醇贤亲王奕譞之第五子,母侧福晋刘佳氏 。其二兄载湉入继咸丰帝为嗣,继承同治帝入承大统,是为光绪帝 。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袭封醇亲王 。
光绪二十年(1894年) , 全家移居什刹海后海北河沿醇亲王府(北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