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是怎么死的?揭秘曹雪芹的死因


曹雪芹是怎么死的?揭秘曹雪芹的死因

文章插图
曹雪芹是怎么死的?揭秘曹雪芹的死因
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于清乾隆27年壬午除夕(周汝昌先生考证为乾隆28年癸未除夕 , 即公历1764年2月1日) 。关于雪芹之死一直有几个疑问 。
(一)关于死因 。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泪亦待?。闭庵皇谴蠖钢?nbsp;, 说他哀伤过度而死 。其因究竟为何,有不同说法 。一说雪芹因痛失爱子,悲伤过度而死 。雪芹好友敦诚在《挽曹雪芹》诗的注中说:“数月前,伊子殇 , 因感伤成疾”周先生考证认为 , 乾隆28年京城天花大疫,雪芹幼子染痘,无力就医而夭亡 。1764年北京闹天花于史有据,应为可信,雪芹好友敦诚、敦敏一家就被天花夺去五口人的性命 。敦诚曾说:“燕中痘疹流疫,小儿殄此者几半城 。”同时期的蒋士诠写诗记道:“三四月交十月间 , 九门出儿万七千 。郊关痘殇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想来这次大疫病相当可怕,而且未成年的孩子成了主要牺牲品 。曹雪芹因痛失爱子,哀痛成疾,终于不治 。
一说雪芹之死,是因为除夕这一天他饮酒过度,大醉以至猝死 。
(二)关于“新妇” 。敦诚悼曹雪芹诗中有“新妇飘零目岂瞑”一句,明白告诉我们雪芹身后遗下一位续娶的夫人(是续娶不久的新妇,雪芹夭亡之子应是前妻所生) 。曹雪芹的生平事迹,史料所遗本已绝少 , 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更无所考 , 这位新妇是谁?可曾留下姓氏行迹?多年来概莫能知 。但1978年,所发现的据说是曹雪芹书箱的文物,引起轩然大波 。其中一扇箱门上有“题芹溪处士句”落款为“拙笔” , 这就与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院神秘的题壁诗联系了起来;而箱门的背面毛笔写的“为芳卿编织纹样所拟歌诀稿本”数行字 , 这又与据说是雪芹遗著的《废艺斋集稿》联系了起来,进而被认为是曹雪芹为为这位续娶的夫人所记,她的芳名即是“芳卿”也 。据专家考证 , 这口书箱确为乾隆时代物品,胡德平先生据此认为书箱确为雪芹遗物 。然而此说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
(三)雪芹死后何人所葬?葬于何处?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传》中说“二三友朋 , 赙赠相资,草草殡葬 。西山某处,荒坟一角,衰草寒烟,便是这位文学巨人的归宿之地!”说的相当感伤凄凉 。但后来又有人于北京通县发现曹雪芹“墓碑”一块,又似乎葬于京东,当然这种说法也还远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我们只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二三好友即是曹雪芹晚年与之相交甚厚的敦诚、敦敏兄弟和邻居张宜泉等人了 。一代文豪生前落寞、身后又如此萧条 , 以至我们想要寻找凭吊、寄托哀思的去处也不可得,宁不痛哉!
汝昌先生一首挽诗写得好:
乐中年舐犊情,卢医宁复卜商明?文星陨处西山动,灯火人间守岁声!
曹雪芹简介
个人背景
作家
个人概况
中文名:曹雪芹
【曹雪芹是怎么死的?揭秘曹雪芹的死因】国籍:中国
出生地:清代江宁府(今南京)
逝世日期:壬午除夕、癸未除夕、甲申初春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 名霑,字芹圃,号芹溪,梦阮 , 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 。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但“忽喇喇似大厦倾” , 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 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纪念展馆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 。有房屋21间,四周高墙围绕,属小四合院 。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 。
1997年8月,为纪念曹雪芹祖籍在辽阳而设立,由冯其庸题写馆名 。是继北京、南京等地纪念馆之后 , 在东北新建的唯一一处纪念馆 。
纪念馆陈列面积480平方米,设4个展室,陈列内容围绕祖籍辽阳 , 以辽阳发现三块碑石的题名为主线 。一是在喇嘛园的1630年(后金天聪四年)旧历六月《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上的“教官曹振彦”题名,二是在玉皇庙1630年(后金天聪四年)旧历九月“致政曹振彦”的题名,三是在新城弥陀寺1641年(清崇德六年)“曹世爵、曹得选、曹得先”三人的题名 。前两块碑上的曹振彦是雪芹的高祖,后一块碑上三人是雪芹家族第三房人物 。通过题名碑石拓片,结合《辽东曹氏宗谱》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再以沙盘形式作成展品 。纪念馆中塑有曹雪芹坐像 。
曹雪芹西山故里
2015年9月22日是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日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从海淀区政府获悉,北京植物园明年将以黄叶村为核心,复建曹雪芹西山故里 , 再现其当年生活以及著书《红楼梦》的场景 。
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介绍,目前体现曹雪芹当年生活情景的建筑只有黄叶村正白旗39号院曹雪芹故居一处 , 并不能全面反映当年的历史风貌 。海淀区提出推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之后,又适逢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曹雪芹西山故里复建项目随即提上日程,有望明年启动建设,历时约2到3年 , 建成后将作为博物馆,展览清代旗营文化和红学历史 。
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北京植物园所在地在清代属正白旗旗营,也是曹雪芹生活、著书《红楼梦》之地 。据史书记载,当年的正白旗旗营规制完整,建筑都是一排排而建,并且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如翼长院是当时八旗左翼最高长官的办公场所,档房除了存放户籍档案还有分发粮饷之用 , 大学坊则是正白旗旗营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 。此外正白旗旗营还有关帝庙、谢草池等名胜景点 。
位于正白旗旗营的曹雪芹西山故里被形容为“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蔴”,可见250年前曹雪芹生活在一个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古树环绕的世外桃源之中 。赵世伟表示 , 曹雪芹西山故里复建主要依据史料和实地走访,在如今黄叶村故居附近发掘、找寻当年的历史遗迹 , 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貌,而非简单的复建,以再现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 。
赵世伟还向北青报采访人员透露,《红楼梦》提及的植物多达200余种 , 随着曹雪芹西山故里复建 , 植物园计划栽植其中近百种植物,使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得到完美的融合,便于后人更加直观地认识《红楼梦》和曹雪芹 。
相关人物
脂砚斋
点评《红楼梦》的脂砚斋到底是谁?现在还没有定论 。有人说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有人说是曹雪芹的妻子史湘云,也有人说是曹雪芹的叔叔 。曹雪芹的叔叔 。这个说法来自宗室红学家裕瑞,他在《红楼梦》续书评论集《枣窗闲笔》中说:“曾见抄本卷额 , 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 。“其叔脂砚斋”,第一次明确了批《红楼梦》者为曹雪芹的叔叔脂砚斋 。因裕瑞为满洲人,又距离曹雪芹比较近,其话较为可信 。脂砚斋及其《红楼梦》评点,对于《红楼梦》的成书、流传及研究影响很大 。他的许多材料与观点,我们至今还在运用 。比如,他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 , 泪亦待尽” 。其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基本上成为曹雪芹逝世时间的定论 。又如“句句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 。作者与余,实实经过”;“真有是事,真有是事”;“因命芹溪删去”;“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 , 实未目曾亲睹者” 。这些批语告诉我们,脂砚斋无疑是曹雪芹的挚亲,许多事情他是与曹雪芹亲眼目睹,实实经历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脂砚斋参与了《红楼梦》的修改、定稿,他的贡献不可低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