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


“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

文章插图
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9日报道,基辅军方9日上午说,俄罗斯在前一天夜里对乌克兰的攻击中使用了莫斯科一些高技术的高超音速导弹,俄方在攻击中发射了81枚导弹 。
“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

文章插图


俄军发射导弹 视频截图
报道称 ,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说,乌克兰还遭到6枚“匕首”空射导弹的袭击 。乌克兰无法拦截高超音速“匕首”导弹 。俄军没有针对乌克兰广泛使用过这种导弹 。据认为 , 俄军首次针对乌使用“匕首”导弹是在2022年3月 。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2022年8月说,当时俄已针对乌克兰三次使用了“匕首”导弹 。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9日证实了俄军发射“匕首”导弹的数量 。
报道指出,Kh-47M2“匕首”导弹是高超音速空射弹道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 。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说 , 这款长8米的导弹可携带重达480公斤的有效载荷,射程可达1250英里左右(1英里约合1.6公里——本网注) 。它需要用米格-31战斗机发射,被认为是“伊斯坎德尔”-M陆基导弹的改进版 。
报道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先前在一次节目中说 , “匕首”导弹从白俄罗斯发射,可在9分钟内抵达伦敦 。
军事和技术专家戴维·汉布林说 , “匕首”是“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的主角,这些‘超级武器’是专门为应对美国增强了的导弹防御能力而研发的” 。
“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

文章插图


专家称“匕首”是“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的主角 资料图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 , 早在201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称赞“匕首”带来“武装斗争领域的巨大优势” 。
汉布林对《新闻周刊》采访人员说 , 由于“匕首”能够以高超音速移动 , 所以“极难”拦截 。他说,这是它相对于快速但可预测的弹道导弹和速度较慢但敏捷的巡航导弹的优势 。
报道提到,在俄罗斯新一波打击之后,乌克兰国防部分享了显示导弹造成的破坏的图片,呼吁西方支持者提供更多防空系统 。
报道称 , 汉布林还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匕首’导弹被使用 。”他认为,“匕首”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昂贵而稀缺的资源,很难判断这是否表明即将发生进一步的“匕首”导弹打击 。但他说,存在这种可能性——随着俄罗斯开始耗尽导弹储备,莫斯科很可能寻求“以前囤积的”替代能力 。
【“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汉布林认为,俄罗斯显然想要通过导弹打击“严重破坏乌克兰基础设施” 。不过,他认为,俄罗斯所珍视的高超音速导弹意外击中了民用或能源基础设施 。
他说:“通常情况下,你会认为像‘匕首’这样的高技术、高价值导弹被用于重要的军事目标上 , 比如指挥部或弹药库 。”
延伸阅读
全球最大之一 俄军开始使用UPAB-1500B滑翔制导炸弹
据《俄罗斯报》网站3月9日报道,俄罗斯空天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开始使用战斗部重逾一吨的高精度滑翔航空炸弹,其打击能力对敌人来说是灾难性的 。
报道称,一枚UPAB-1500B滑翔制导炸弹在阿夫杰耶夫卡地区精确命中并摧毁了一个防御严密的乌军基地 。这是首次公开展示苏-35S歼击机挂载这种弹药 。
UPAB-1500B滑翔制导炸弹由俄罗斯国家科学生产区域公司(属于战术导弹武器集团)研制,其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和威力强 。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的大多数高精度弹药是由战术导弹武器集团研制的 。
报道指出,UPAB-1500B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滑翔制导炸弹之一 。该炸弹重1525公斤,长5米,战斗部重1010公斤 。它的最大投掷高度达到15千米 。在最佳参数下,它的滑翔距离可达50公里,击中目标的圆概率误差在10米以内,以它的威力来看,这相当于精准击中目标 。该炸弹采用惯性导航和卫星制导的组合制导系统 。卫星制导确保高命中精度,惯性导航抗干扰能力强 。
“匕首”:俄罗斯新一代“超级武器”主角

文章插图



俄罗斯UPAB-1500B滑翔制导炸弹(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网站)
报道称 , 炸弹的主要部分是能穿透混凝土的高爆弹头,配有一个具备三种延时引爆模式的触发引信 。根据目标的类型,炸弹会在接触时爆炸,或以指定的延时模式爆炸,以便从内部摧毁防御工事 。UPAB-1500B与俄罗斯多种战机相兼容,可由多用途歼击机、前线轰炸机和攻击机携带 。
美国一再表示,它可以将自己武库中的滑翔炸弹提供给乌军 。美国空军主要使用的是GBU-39轻型炸弹,重量为130公斤,其高爆穿甲弹头重93公斤 。自1997年以来,五角大楼一直在生产空对地滑翔弹药 。它们有一个通用名称JDAM——联合直接攻击炸弹 。JDAM采用GPS制导技术 。
乌军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了美国的滑翔制导炸弹,甚至已投入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