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产品文案具有“画面感”?

火影忍者中有一句台词印象很深刻: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感知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
这句话如果放在文案中,几乎完美!
文案中的感知什么意思呢?
直白点说,就是能让人看得见“画面感”的文字 。
卖点文案为什么要有“画面感”?
因为好理解,更容易被记住!
怎么才能写出有“画面感”的文字呢?
别急,今天笔者就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 。
为了帮助你的理解,先来看下面3句描述卖点的文案:
A:XXX奶茶销量惊人
B:XXX奶茶销量惊人,每年卖出7亿杯
C:XXX奶茶销量惊人,每年卖出7亿杯,连起来可绕地球1一圈
其实一眼看你就知道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词了,这个不重要,文案中要表达的卖点是“畅销” 。
但是相比较前两个,第三个明显更好一些,为什么?
有“画面感”,容易被感知到!
所以:
好的卖点文案,像是一个“影碟机”,只要按一下按钮,它就能在你脑袋里播放“画面”!
好的卖点文案,更像是一枚印章,扫眼功夫便在你脑海中深深刻下了一个“烙印”!
好了,重点来了,那些“有画面感”的卖点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
看完下面的文章,你会发现,你和文案大牛之间距离又近了一点,现在开始 。
笔者今天教你4招,它们分别是:
一、数字可视化
什么是数字可视化呢?
数字可视化指的是寻找用户心中熟悉的相似物或者相似场景(和产品的联想距离越近越好)来解释数字,已达到让用户瞬间理解的目的 。
是不是懵圈了?
哈哈~,没关系,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下 。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在说把卖点具体化的时候,笔者教你把形容词变成数字(如果没看过之前的文章,请自行翻看) 。
其实如果你真的能做这一点,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
但是仅仅做到数字化很多时候还不完美(如:每年卖出7亿杯),还应该再解释下(如:连起来可绕地球1一圈) 。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A:XXX配送员招聘,工资优厚
分析:这是典型的劝说型文案,用户会想:你说的优厚到底多少?没感觉,再看看下一个招聘广告
B:XXX配送员招聘,工资:6000-15000元
分析:使用数字的方式,把形容词“优厚”替换成了“6000-15000元”,这就直观了,用户心理一下就有数了
C:XXX配送员招聘,工资:6000-15000元,约为大学毕业奋斗5年标准
分析:这个相比较第二个,多了一句话“约为大学毕业奋斗5年标准”,是对前面数字的解释,告诉用户我们给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为什么?因为普通大学生5年才能拿到这个工资!脑海中的高工资的“画面感”更具象了 。
再来举个例子:
你是卖苹果的,卖点是很甜,你该怎么说?
这很简单呀,用数字表达嘛:
我们苹果甜度值达到18-21%!
但是通常高手还会在后面加上一句话:
我们苹果甜度值达到18-21%,远远超过普通苹果的13%!
为什么要加这一句话?
因为要增强用户脑海中的“画面感”,对前面说的甜度值进行解释,让用户更容易感知到卖点:“苹果很甜”!
二、对比参照
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如何让你的产品文案具有“画面感”?

文章插图

哈哈~,秋香在其他“美女”的衬托下,一下子感觉简直美如天仙 。
这就是对比参照的力量,我们写卖点其实也可以借鉴这个逻辑 。
通过“对比参照放大镜”这个神奇的工具,你所以表达的信息会第一时间被用户给捕捉到!
有了工具,接下来才是关键,怎么用到文案中去呢?
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思路去思考:
A:找相同属性对比参照物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举例说明:
还记不记得乔帮主当年从信封中拿出macbook的画面?
如何让你的产品文案具有“画面感”?

文章插图

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寻找到了具备和macbook相同属性的参照物:信封!
看下面的图:
如何让你的产品文案具有“画面感”?

文章插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信封的属性是“薄”,正好和macbook主打卖点“轻薄”不谋而合,神来之笔!
再比如之前我举过南孚充电宝的例子:
如何让你的产品文案具有“画面感”?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