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和b端的4个区别 c端和b端区别是什么

1、面向人群、场景的差异从字面解释 , 应该是Business , 也就是商业 , 具体点来说就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业机构主体 。
主体其实是个组织 , 由一群不同角色的C构成 , 不同角色的C有不同的工作职能 , 有不同的工作场景 , 也有不同的需求 。
一般不同的角色C之间有职能或业务上的关联性:
比如a是b的领导 , b的采购申请单需要经过a审批;
比如a是护士 , b是医生 , a处登记的患者就会出现在b的待接诊列表中 。
而C端产品面向的客户往往是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群 , 他们往往具有很多高度相似的共性属性、场景、痛点和需求 ,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角色:
比如一群宝妈 , 他们大都有针对婴幼儿的饮食、护理、疾病相关的生活类问题;
比如一群产品经理 , 他们大都有针对产品类的知识学习和话题讨论等需求
所以to B和to C产品面向的人群角色种类往往是不同的 。
To B类的产品需要解决不同职能的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而且场景之间具备不同程度的关联性 , 要求更全面;
To C类的产品则主要解决某一类高度相似的人群在几个主要场景下的痛点需求 , 会更聚焦 。
2、使用决策者的差异To B产品哪些方面应该满足使用者 , 哪些方面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To B产品在做产品定位的时候 , 一定要注意一点:定位需要契合决策者的核心诉求 。
产品最后一定是由决策者买单 , 虽然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会对决策者是否购买该产品产生很大影响 , 或者说决策者本身也是使用者 。 但是决策者更会从是否对整个组织的目标有益的角度考虑购买
比如使用者(员工)最希望产品使用易用;
但是决策者(老板)更希望产品能够帮助组织提升效率、提高收入能力、降低成本消耗 。
比如希望有强大的营销功能 , 帮助组织强化引流能力 , 从而带来更多的订单和销售额 。
这两个目的都是基于自身的立场出发的 , 并没有对错 。
员工希望操作简单、便捷 , 这样自己工作更轻松 ,
而老板希望通过产品帮助组织提升各方面能力 , 并带来更多的收入 。
本质上两者并不冲突 , 但是当产品只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 而忽视决策者的需求时 , 那么它被购买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
所以 , 在优先级上 , 产品最优先的应该先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 其次才是使用者的需求 。
而to C本身使用者就是决策者 , 其立场也是一致的 。
3、客户调研方式的差异To B :去一线接触客户 , 客户描述的需求≠客户真正的需求 。
To B客户的调研方式离不开直面一线客户 , 直面客户工作的环境 , 实际的线下场景 ,
绝不是坐在办公室 , 仅靠看看行业分析、数据统计、客户案例就够了的 。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专属的特性 , 而且大都较为复杂、场景众多、流程环绕、影响因素众多 , 这么一件复杂的事 , 必须要亲自到一线环境下去体验才能有更切身的体会、深入的认识 。
实地调研+线上采访+客户数据的观察分析 , 是to B客户调研的3大利器 。
能保质保量的执行上述3大利器 , 基本不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
而且因为to B的场景复杂 , 客户提供的需求 , 往往夹杂着各类因素的影响和其主观意志 , 所以如何去伪存真 , 让需求还原本质 , 则是to B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
在这个行业 , 产品经理是很容易被“污染过”的间接获取的客户需求带偏的 , 最后会导致各种问题
客户说了A需求 , 结果A做出来后实际要B;
产品最后变成了给客户定制了 , 缺乏通用型;
客户说了A需求 , 但是其实他并不着急用A , 损失需他需求排期做了A却不用等等 。
所以to B的需求调研的第一选择 , 永远是直面客户 , 到客户中去 。
To C:选准用户群体 , 明确用户画像 , 通过平台数据不断精细化 , 通过数据分析和场景化思维挖掘用户的需求+问卷调研+用户访谈 。
4、需求分析的原则差异To B需求分析模型:

c端和b端的4个区别 c端和b端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5、产品设计侧重点差异
To B:最终的产品形态一定是庞大的 , 分支众多、功能全面 , 我们常常看到saas产品有非常多的模块 , 如果不区分模块 , 会让整个产品无法结构化 , 功能之间都是杂糅在一起 , 非常混乱 。
To C:则相对清楚很多 , 功能也没有saas那么庞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