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鉴赏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鉴赏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故都的秋鉴赏,故都的秋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被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所吸引,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
2、没错 , 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相比,真是“黄酒之与白干 , 稀饭之与馍馍 , 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3、无论在中国古代或现代,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
4、可我觉得写得最有味道的,还数郁达夫这篇《故都的秋》 。
5、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幽远,令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 。
6、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 , 令人遐思无限 。
7、真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北平,飞进秋天 。
8、从文章的一字一词,可以感受得出作者对北平秋天有着无限深厚的感情,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表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 这故都的秋味 。
9、正是在这种感情下,文章中的秋才被描绘那么细腻 。
10、在作者眼中,江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味 ,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11、”于是,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让我们感受北平秋的味道 。
12、“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 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13、”作者从味觉,写出了茶的清醇 , 从视觉,写出了天空的高远,从听觉,写出了鸟声的清脆、环境的清幽 。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鉴赏】14、还从视觉 , 从触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将日光的细碎表现得淋漓尽致 。
15、蓝天、白云、鸟鸣、日光,还衬上几朵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再来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北国秋的早晨简直舒适绝伦 。
16、在北国的槐树下,那落蕊铺满地 , “脚踏上去 , 声音 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受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17、这从触觉上写出落蕊的细、软 , 从嗅觉上写出空气的清新,简直令人心旷神怡 。
18、“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令人觉得北平人的细腻,但又清闲;在不知不觉之中保持了一份心灵的宁静 。
19、“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跟南方的蝉的烦躁的叫声相比,那些“衰弱”更令人有一种秋将冬至的感觉,更觉生命的可贵 。
20、北方的秋雨 , 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21、雨声“息列索落”,使人置身于雨境,下雨后,都市闲人在雨后的斜桥影里 , 遇见熟人,说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了”字拖得老高,老长,让人觉得北平人的悠闲中又不乏热情好客,显示出北方人冬之将至时一种特有的慵懒,颇具地方特色 。
22、 还的北方的果实,那可也是被作者描述得别具一番风情 。
23、对于故都的秋,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人零头” 。
24、可见 , 北平的秋,真的令人流连忘返 。
25、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 。
26、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 。
27、读者从这里,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 。
以上就是【故都的秋鉴赏,故都的秋赏析】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