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英国巨亏千亿?不仅没崩盘,李超人的身价还在悄悄上涨

近期 , 有自媒体报道称 , 李嘉诚投资英国遭遇重亏 , 4000亿的投资损失了800亿-1300亿 。 据笔者的查阅 , 李嘉诚投资英国亏损 , 确有其事 , 但亏损程度远没有自媒体说得那么夸张 。 如果真亏损了1300亿 , 李嘉诚控股的长江、和黄、长建等上市公司的股价早崩了 , 还用等自媒体给李嘉诚算账?

李嘉诚在英国巨亏千亿?不仅没崩盘,李超人的身价还在悄悄上涨

文章插图
实际上 , 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 , 最大的亏损出现在“格林王”酒吧 , 2020年报亏19亿港元 。 至于花10亿英镑购买的瑞银大楼 , 因出租困难 , 正在考虑再次出售 , 亏损情况不明 。 伦敦占地45亩的公寓楼盘 , 疫情期间停工了一段时间 , 如今准备重新动工 。 李嘉诚在英国2000多亿投资的电力、供水、电信、天然气行业 , 并未受到损失 , 只是英国工党宣称要“国有化”这些行业 。 目前执政的约翰逊是保守党人 , 他们支持私营企业 , 暂时不会对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构成威胁 。 真实情况是 , 李嘉诚投资英国赚了很多钱 。 李嘉诚为何押注英国?如果笔者用《李嘉诚投资英国 , 损失上千亿》这样的标题 , 可能会吸引更多读者 , 毕竟李嘉诚“人设”没有那么正面 , 基本可以和贪婪的资本家划上等号 。 李嘉诚有句名言:“我只是个商人 。 ”商人是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 。 2010年 , 李嘉诚投资英国的理由很简单:经历了次贷危机的英国 , 大量资产价格跌至谷底 , 正是千载难逢的抄底时机 。 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富 , 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 更何况 , 英国有他最爱投资的公共事业领域 。
李嘉诚在英国巨亏千亿?不仅没崩盘,李超人的身价还在悄悄上涨

文章插图
公共事业是服务于国民生活的产业 , 比如自来水、电力、电信、煤气、铁路……只要你生活在这个国家 , 就离不开这些产业 , 买了不愁没钱赚 。 问题是公共事业在大部分国家是国营的 , 理由也很简单 , 公共事业虽然赚钱 , 但前期投资成本巨大 , 收益周期太长 。 自来水要铺设管道 , 发电厂要搭建输电网络、电信要建无数基站、铁路要铺上千公里的铁道 , 而且全国标准要统一 , 不能说伦敦的铁路是宽轨 , 到了曼彻斯特就变成窄轨了 。 由于这些特性 , 公共事业只能由国家统一来干 。 英国刚开始也是国营公共事业 , 建成了庞大的服务网络 。 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 , 英国政府债台高筑 , 维持公共开支很吃力 , 便仿照美国民营化电信行业的经验 , 开始推行公共事业民营化政策 。
李嘉诚在英国巨亏千亿?不仅没崩盘,李超人的身价还在悄悄上涨

文章插图
简单说就是 , 英国政府把各个公共事业部门打包成上市公司 , 公开在全社会募股 , 老百姓和大财团都可以出资购买股份 , 成为股东 , 从而实现民营化的目标 。 政府要做的就是成立监管机构 , 保证民营化后的公共事业公司不会瞎涨价 。 大财团很愿意购买公共事业 , 因为前期巨额投资成本都由政府支付掉了 , 自己只要好好运营这些产业 , 便可躺着赚钱 。 李嘉诚非常喜欢这点 , 你看他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 , 基本也是零售、电信、水电、高速公路和房地产 , 稳赚不赔 。 只不过内地大部分的公共事业由政府国营 , 他没有插足的余地 。 李嘉诚从2000年便开始收购欧洲公共事业 , 曾斥资13亿欧元买下了整个奥地利的3G通讯业务、97亿港元收购了荷兰废品回收公司35%的股权 。 2008年的次贷危机成了催化剂 , 大量廉价资产 , 促使李嘉诚加速了投资英国公共事业的步伐 。
李嘉诚在英国巨亏千亿?不仅没崩盘,李超人的身价还在悄悄上涨

文章插图
不能简单理解说 , 李嘉诚为了逃离中国 , 故意投资英国 。 他是在英国嗅到了暴利的气味 。 李嘉诚的英国商业版图据BBC报道 ,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是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 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555亿人民币 , 并非外界盛传的4000亿 。 李嘉诚的英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电信、基础设施和零售领域 。 2011年 , 他分别用90亿美元和38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和水务业务;2012年 , 他又斥资30亿美元收购英国燃气业务 。 2015年 , 他又拿出102亿英镑准备买下英国最大的电信公司O2 , 结果遭到欧盟反对 , 理由是“担心英国人手机账单激增” 。 无奈之下 , 李嘉诚只好重金投资早年收购的另一家电信公司Three , 花了190亿美元抢5G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