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好技巧 写作文的最佳技巧


写作文的好技巧 写作文的最佳技巧

文章插图
1、关键词式
下笔之前可以选取一系列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写,就能形成整篇文章的局势 。比如作文《大爱无声》 , 开篇表明中心论点“地震中我们用坚强、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大爱无声”,然后以3个关键词领起文章的3个部分:师魂、责任、无私 。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一名在地震中舍己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用铁的脊梁擎起了学生希望的天空 , 用坚强的臂膀挽起了学生弱小的生命,用爱心重建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展现伟大的“师魂”;
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您对百姓的关心” , 歌颂爱民如子、日夜劳碌在救灾第一线的国家总理 , 展现出“责任”;
【写作文的好技巧 写作文的最佳技巧】第三部分写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那洒脱的纵身一跃,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赞美全然忘我、无私奉献的子弟兵,展现出“无私” 。
三个部分都紧扣关键词,在展示灾区典型事件的同时,对“大爱”的主题进行升华 。这篇文章巧用关键词布局,既展示现象,又抒写感悟 , 事例充实,感情充沛 。
以“关键词”谋篇布局,重点在于掌握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 。对核心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词 。感到提取关键词很困难的同学不妨尝试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关键词,如“和谐”、“爱心”、“创新”、“进取”等,这样的社会热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只要在具体文章中将这样一些意义宏大的关键词结合题目限制、个人实际来谈,就可以写出立意高远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
此外还可以考虑结合个人的兴趣点来提取关键词,如“叛逆”、“友情”、“成长”等 。对自己一直关注的东西做提取,接着再对其加以论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出来了 。
2、条件式
条件式布局,就是用几句简洁的条件句拓展题意 , 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 。比如满分作文《等待》,先顺着材料入题——“被游客赶走的老鹰,并没有立刻飞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食物 , 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换来了成功,由此可见等待也是一种成功” 。接着进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4个分论点:等待需要耐心;等待也需要自信;等待更需要勇气;等待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
以上句子各领起一段论述 , 4个段落间构成排比段 。这样的结构整体性很强,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
在“条件式”的结构中,中心论点是“结果” , 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妨围绕中心论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用来铺开文章的“条件”自然也就有了 。以上面所举作文为例,可以在设定“等待也是一种成功”的中心论点之后,反问自己“为什么说等待也是一种成功呢”,甚至可以把这个问句直接写进作文中来引领自己的思路 。反问之后,你为了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自然会寻求“条件”来“自圆其说”——这些条件也就是“耐心”、“自信”、“勇气”、“努力” 。
3、诗句式
这一式对记叙、议论两种文体都适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 , 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 。比如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忘不了)》,作者选取海峡两岸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 , 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 。
在“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一语的统领下,分写的内容都以诗句发端:“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他唱响,从青海到黄海 , 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 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整篇文章扣题紧密、脉络清晰,底蕴丰富 , 容易获得好评 。
“诗句式”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同学,在具体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贴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者就要巧妙过渡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割裂 。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写思恋故土的游子时,引用余光中《乡愁》中的诗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非常贴切,尽管只是一句诗,却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 。
各位同学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归纳,但是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要少用,因为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 。
4、比喻式
就是将题目拓展为几个比喻句,以这些表达了核心观点的比喻作为整篇作文的骨架,再充实成文 。比如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 开篇扣题 , 亮出观点:“寒窗十载,从小至今 , 语文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学科”,接着主体部分则巧妙地将主旨句一分为3:语文是一本日记,记载着我的成长经历;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 , 驰骋古今 。
3个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透露出语文对作者的熏陶与感染 , 表达出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条分缕析而不失轻松地诠释了“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一题旨 。
如果想要采用这种方法 , 动用你以前做造句练习时的储备就足够了,这里介绍一个写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抛开本体(如“语文”),设定几个自己熟悉的喻体(比如球赛、电影、流行歌曲等),再把喻体与本体相钩连——比如“语文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让我在做完枯燥的数理化后得到全然的放松”;“语文是一场经典的电影,美伦美奂 , 意味幽长,让我品味不尽”;“语文是一曲曲动听的流行歌,永远流淌在我心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一开始硬想“语文像什么”,可能绞尽脑汁也无所得 。会写比喻句,“比喻式”作文自然不难了 。
5、倾诉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作文,根据题目限制和表达需要,选取特定的对象进行倾诉 , 读来往往能感动人心 。比如满分作文《怀想天空》深入剖析“民族魂”鲁迅的“天空”,所写材料分别由深情的呼告句领起: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热血,让人向往;先生,你的天空充满愤慨,让人深思;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爱国的热情,让人仰望,让人敬畏 。
由“充满热血”到“充满愤慨”再到“充满爱国的热情”,作者步步紧逼,激情洋溢,由此我们对鲁迅“天空”的理解渐趋深入,对其精神与思想的把握更为精确 。
只要做到两点,“倾诉式”也很容易 。
这两点是: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倾诉对象”,让感情的抒发有突破口,就当自己平常跟别人说话一样 。
二要学会“设境”——在某种情境中触发情绪 。就是要让自己在想象的特定的情境中触发情绪,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抒情作文 。
6、纵向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作文 。特点在于能抓住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表现中心 , 构成纵向的层进关系 。
作文《他们(他们是一群理性的思考者)》就是如此:人类历史是由理性的他们推动;然而 , 时代回敬了他们什么;其实 , 理性并非只是圣人的特权 。
在作者看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性,才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然而“他们”却承受着时代种种非理性的不公 。这种关注就不是停留在一般层面,而是对时代理性的深沉呼唤 。文中的“他们”都以“理性”冠之,主题集中;主体部分层层推进 , 渐入佳境 , 将“理性地想、理性地做,人们相信 , 这是一条没有灰尘的路,相信所有愉快的梦都会通过 , 相信终有一日我们会与他们相认”的主旨发挥到了极致 。
采用“纵向式”写法,就是从“起因”、“过程”、“结果”几个环节剖析主题,体现一种纵向的发展,得出最终的结论 。以上面例子来说,作者是围绕“理性的思考者何去何从”展开论述的:即“理性思考者从哪里来(因推进人类历史而被赋予“理性思考者”称号)”,“理性思考者走在了什么样的道路上(遭受着历史的不公正待遇)”,“理性思考者通往何方(我们会与他们相认)” , 对“理性思考者”的论述全面而充分,让读者透彻地认识到“他们”这一群“理性的思考者” 。“纵向式”写法看似不好握 , 其实只要抓住“起因”“过程”“结果”几个环节,逐个写清,就能自圆其说 。
7、反复式
指把体现作者重要观点或深挚情感的语句在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脉络 。
比如作文《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聚焦共和国总理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紧扣“赞美”行文 , 内容集中;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事中融入了浓浓的感情,描写时带出感人的细节,令人不能不动容 。作者以“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作为议论中心和行文线索,这一感叹前后复沓五次,有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以“反复式”布局,前提条件是寻找到一个“动情点”(即最能激动情感的那一“点”) 。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或者是一片风景……这个“点”当然是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内找到的,它既是题意的最好体现,又是情感的最好浓缩 。“动情点”有时是“心痛的感觉”,因为我们情感中最能留下痕迹的就是“创伤记忆” 。“痛”与“爱”是紧密相连的,在寻找“动情点”时,我们应从“痛”与“爱”两方面着眼 , 在自我的生命中追寻最珍贵的情感 。找到这个点是最为关键的,接下来,就只是将其反复使用和展开论述的问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反复式”的写法都只是在重复一句话,不能点出明确的分论点,所以各段的论述一定要避免重复 。否则就是通篇冗言赘语,一点价值也没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