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三十字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三十字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龙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三十字,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够短了吧《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 , 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
2、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 , 成就了一番霸业 。
3、《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
4、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
5、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
6、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
7、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 , 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
8、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
9、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 , 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 , 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
10、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 , 为民伸冤 , 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
11、《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
12、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
13、万斯同由于贪玩 , 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
14、万斯同恼怒之下 , 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
15、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
16、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
17、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
18、《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
19、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
20、不料 , 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 , 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
21、《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 ,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
22、一次 , 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
23、《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
24、有一次 , 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 , 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
25、从此 , 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
26、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
27、《杨禄禅陈家沟学艺》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 。
28、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 。
29、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
30、不过 , 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
31、《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 , 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
32、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
33、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 , 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
34、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 , 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
35、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
36、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
37、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
38、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 , 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39、《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 , 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 , 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 ,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
40、在汉元帝的时候 , 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
41、《屈原洞中苦读》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
42、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 , 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三十字】43、《王十朋苦学书法》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 。
44、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 。
45、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 , 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
46、《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 , 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 。
47、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 , 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
48、《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
49、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
50、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
51、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
52、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 , 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 , 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 , 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
53、《诸葛亮喂鸡》诸葛亮,字孔明 , 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54、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 , 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 。
55、至今 , 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 。
56、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 , 为了上学 , 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 , 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 , 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 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
57、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
58、《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 , 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 , 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涞幕⒓挤ㄍ环擅徒?nbsp;, 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
59、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
60、《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
61、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
62、《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 , 却怎么也找不着 。
63、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 , 就能找到石狮 。
64、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
65、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
66、《皇甫谧浪子回头》皇甫谧 , 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 。
67、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 , 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 , 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
68、《司马光警枕励志》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 , 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 , 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 , 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 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 , 在当地传为美谈 。
69、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 , 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事业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