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分红型靠谱吗 新华保险红双喜

新华人寿双喜临门(新华人寿分红型可靠吗)
回顾自己这两年的创作,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对产品进行深入的评测了 。在小布眼里,评价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 。大脑不愿意,钱包不愿意,读者不愿意 。而且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合格的评价,计算过程往往被省略 。我相信看议论文是很多人的习惯,更何况小布的码字偏执 。我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不发表 。字数不够,不送;没有说清楚,不送;希望这个考核还是符合上面的要求 。
继续我评测文章中会出现的一段话:产品评测是识别保险产品优劣的好方法 。如果加上需求分析,可以选择更贴近家庭需求的产品,比单纯买保险更有意义 。我做产品测评的原因只有一个,让已经下单或者即将下单的朋友看清楚自己买了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优缺点在哪里 。我认为这是我帮助别人的专业方式 。
本次评估的对象是一款老产品,2009年开门红:新华人寿双喜钱柜(分红型)年金 。


保险责任清单:1.产品全称:新华人寿保险红双喜钱柜年金保险(分红型)
2.产品类型:分红年金保险
3.投保年龄:30天到60岁 。
4.缴费方式:一次性,5年,10年,15年,20年 。
5.保险期限:20年和30年 。
产品没有问题,主要是销售合规和提示义务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该产品在银行渠道销售 。也许很多人认为他们的钱到目前为止还存在银行里 。至少,我手里的委托人是这样反馈给小布的:不知道是什么,是为了存钱还是保险,保证什么,责任是什么 。,,,,,,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

条款分析:这款产品小布拿到了真实合约进行评测 。数据是:44岁男,年保费2万,缴费5年,投保20年 。该产品的主要成分有:1 .护理年金;2.生存保险;3.黄金账号(复利3.25%);4.死亡(疾病/意外)保险 。其中,身故保险金额受两个变量影响:累计分红保险金额、累计分红保险金额的折现率(保险公司给定)、到期分红(结束分红) 。

1.年金护理若被保险人在每年保单生效的对应日存活,保险公司将按首次缴纳保费的1%给付护理年金 。这里的1%是这么理解的,假设被保险人年保费为2万元,即首次缴纳的保费*1%=20000*1%=200元 。
2.生存保险若被保险人在保单生效的对应日每满五年生存一次,保险公司将给付生存保险金 。这里的公式相当复杂 。我也仔细看了官网,计算了他们给的好处演示,才试用 。对于10年前的产品,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内在的方式了 。经过长时间的试算,小布推回这家公司,生存保险金=(主险保额+累计分红保额)*25% 。这里的每五年缴纳时间,实际上是每五年的下一年,也就是第六年缴纳 。

上表中,2009年开始缴费,被保险人44岁,保额100620元,累计分红险保额(5年分红加在一起)1207.44 = 5257.78,首期生存保险金25% *(100620+5257.78)= 26469.48 。
3.到期奖金(结束奖金)分红型年金保险一般都有一个到期分红,也就是这个产品的合同上写着:结束分红 。对于“新华保险钱箱分红型年金保险”产品,触发支付“年终分红”的场景包括:
保单终止: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合同期满、退保、被保险人免责;
时间缩减(因为经济原因,不想失去安全感,不想因为安全感而贫穷或急需);
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这么多年的保费在资金管理中所做的贡献,分配相应的利息,说的好听点就是分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笔钱实际上是你借给保险公司投资,保险公司为其设立专项资产管理项目,专人一直操作,跟踪收益 。如果被保险人当年合同到期,按照被保险人当年保费或资产管理项目的贡献进行利益分配,是否容易理解?
但年度分红是不确定的,受市场环境、投资标的等多种因素影响 。最后的结果就是有时候分红高,有时候分红低,但是一般都是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不然就尴尬了) 。
4.死亡保险
1)合同生效一年后,疾病身故:已交保险费×110%+累计奖金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年终奖金 。
这个保额,说实话,太低了,而且小布在合同的展示页找到了分红险保额现价的换算比例表,所以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数据计算分红险保额的现价:

分红保额(加)*分红保额的现价转换比率=分红保额的现金价值
在小布的观察下,目前分红保额的转换比例在逐年下降 。每一年,保险公司给出的当期分红保额的折算比例也在递减,每五年的同比递减率其实都在28%-38%的区间,可谓相当辣 。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分红保额现金价值为5833.428元,到期分红确实不算太高 。大头还是公式的前两个:已交保险费×110%+累计红利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 。按照这份合同的计算,如果被保险人在19年因病身故,即110000+5833.428+终止红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