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青春期有什么表现 男孩青春期的特征

男生青春期的特点(男生青春期有哪些表现)
不得不承认,我要面临“青春期教养”的问题了 。
之前看了很多“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文章,总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离更年期也就不远了 。
所以,当我意识到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客观事实时,我有点害怕,甚至抵触 。因为我觉得我还年轻,离更年期还很远 。

青春期是指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快速生长的关键期,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一般在10 ~ 20岁之间,持续1 ~ 5年 。
也有特殊情况,如:
他青春期是个好孩子,成年后却叛逆了 。
青少年时期,孩子因为父母干预不当或环境问题,长期叛逆,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婚后 。
青春期是孩子“个性化”的过程简·尼尔森博士说:“青少年希望探索他们与家人有多么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感觉如何,他们的想法如何,他们的价值是什么 。这种脱离家庭的过程叫做‘个性化’ 。”
青春期的过程就是孩子“个性化”的过程 。
如果我们不理解、不引导、不支持他们,不让他们探索个性,孩子可能会“叛逆”,直到与我们分离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进入了“青春期”?我儿子十一岁半了 。前两天他跟我说:“妈妈,我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心情越来越烦躁,总想发火 。明明没什么大事,我就是觉得不舒服,想发脾气 。”
这是我儿子的“帮忙” 。他很细心,知道自己的情绪变化 。
生理成熟的过程,伴随着突然而剧烈的荷尔蒙变化,会引起情绪的突然波动 。
所以最近我尽量在他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给他更多的自由空空间,让他自己安排事情(包括看电视,看漫画,玩玩具),不要频繁干涉 。
除了情绪波动,还有其他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已经到了青春期 。
一直不整洁的孩子突然变得干净整洁,注意形象 。
一向懂事听话的孩子开始不断说“不”,挑战我们的权威 。
从不化妆的女生开始偷偷调戏对方 。
父母成为让孩子尴尬的人,孩子尽量远离父母,越来越注重同龄朋友间的归属感 。
前一秒钟,他还和我们亲切地交谈,下一秒钟,他就大喊大叫了 。
起初,有秘密瞒着我们,有些事不再告诉我们 。
有你喜欢的人 。
父母的批评、唠叨、指责甚至殴打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孩子有足够的力量无视我们 。
孩子开始特别自卑,或者觉得自己什么都行 。
如果你的孩子同时占了其中几个,那就快到青春期了 。

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正确面对他,给他适当的理解和引导,孩子在青春期会迅速成长 。
不要搞错了,也不要把孩子的“叛逆”当成对父母的“宣战” 。孩子对我们说“不”,表面上是挑战我们的权威,实际上是在探索世界,通过这种方式衡量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
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叛逆行为看作是对父母的挑衅或宣战 。我们要学会通过孩子的逆反行为来分析孩子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
【举例】 。
以前孩子每天看电视前都要做作业,已经实施五年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孩子要先看电视,说可以把握时间,做完作业再睡觉 。
如果把他当成对我们的挑衅,我们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孩子越想挑战我们,我们就越想打他 。于是,“权力斗争”开始了 。无论哪一方赢,结局都不会太好,没有真正的赢家 。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要求看作是孩子尝试选择空的一种行为,一种判断自己能否独自掌控时间的尝试,那么我们就不会敌视孩子,会努力理解和支持孩子的行为 。
也许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觉得还可以,那就试试吧 。”
不管孩子们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他们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完成作业后,孩子会认为自己能力更大,会更自信 。如果你不合理安排你的时间,孩子会从中吸取教训 。
所以这些看似叛逆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过程 。我们不要犯错误 。不要把我们想象成孩子的敌人 。

放松点 。压力是“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所有的焦虑和压力都是因为“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当我们所期望的和我们所能达到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和焦虑 。
比如我们期望孩子每次考试班级前三,回家帮我们做家务,听话懂事 。其实孩子在考试课上倒数,回到家就只是看电视,什么都不做,每天对我们说“不” 。那我们的心情会很不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