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食物过敏的秘密

过敏的遗传几率有多高?过敏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来预防和控制吗?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却在向我们揭示了宝宝过敏的秘密,只有真正认识过敏的产生、发展过程,才能知道到底该怎么对付过敏 。 过敏的遗传率
【揭开食物过敏的秘密】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是导致宝宝发生过敏反应的很突出的危险因素 。 但是过敏的遗传率到底有多少呢?一项新的调查显示:
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疾病,那么婴儿发生过敏的概率是20-40% 。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反应,那么宝宝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是40-60% 。
如果父母双方都过敏,并且表现相同,那么,他们新生的婴儿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更高(50-80%) 。
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出现过敏表现,则宝宝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性也相应升高 。
由此可见,对于过敏要提早关注,尤其是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早些诊断就能早些治疗 。 宝宝出生时要向医生说明你们家族的过敏史状况,这样在以后的例行体检时,医生才能有针对性的给你一些护理和喂养宝宝的建议 。

揭开食物过敏的秘密

文章插图

食物宝宝过敏的原理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水源、接触物或食物中天然无害物质出现的过度反应 。 现在以宝宝最容易接触的过敏原--牛奶蛋白为例,解释食物过敏原理:牛奶蛋白通过胃肠道进入宝宝的体内,宝宝的胃肠道不成熟,大分子蛋白容易通过 。 这种进入体内的蛋白被称为外源蛋白,也叫抗原 。
身体针对这种抗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IgE),然后抗体附着到免疫细胞上 。 这个过程被称为致敏作用,现在宝宝就被致敏了 。 首次暴露于这种过敏原的时候,也就是致敏时,宝宝的身体没有症状 。 但是,当这种抗原再次进入体内的时候,抗原与上次暴露期间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就会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出现一系列的过敏反应症状 。 常见的有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以及湿疹、容易暴躁、频繁哭闹等 。
0~1岁的宝宝要做好过敏的一级预防
0~1岁的宝宝出现最多的过敏症状是食物过敏 。 这个年龄的宝宝以奶为主食,所以导致食物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是牛奶蛋白,其次是鸡蛋、花生、海产品、豆类、小麦、某些水果等辅食 。 为了防止因食物过敏引发一系列的其他过敏症状,我们要在宝宝的婴儿期做好过敏的一级预防:
过敏的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现有过敏危险的宝宝,比如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 。 从新生儿开始就不要接触牛奶蛋白,避免过敏原的致敏作用 。 最有效的方法是母乳喂养,有研究显示:完全母乳喂养4个月以上,可降低4岁前宝宝湿疹的发病危险和推迟过敏进行曲的发生,甚至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
食物过敏是引发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
越来越多的父母关注哮喘,这是因为儿童哮喘的比率在近10年来上升了150% 。 但一部分父母只注意到,宝宝的哮喘可能来自遗传,或者是因为接触了某种过敏原而突然被引发的,其实这些只是诱因 。 食物过敏比哮喘出现年龄更早,它很可能就是引发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 。 在163名2~17岁的有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宝宝进行调查时,专家们发现:
由食物过敏引起哮喘的占36/163(20.8%)
食物过敏合并哮喘的占127/163(77.9%)
由此看来,食物过敏不容小视,我们应该在婴儿期为宝宝做好过敏预防,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时采用我们一贯的“探视原则”--对新的食物先从一小勺开始喂起,2~3天后,确定宝宝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再逐渐增加食物量 。
食物过敏很难根治
目前尚没有对食物过敏的有效治疗方法 。 只能是暂时停止喂给孩子,等待他随着年龄长大而慢慢改善 。
当确定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后,妈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让宝宝暂时停止食用该食物 。 妈妈一定很关心,那宝宝是不是永远都不能吃这种食物了?不是的 。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他的免疫系统和胃肠道屏障功能也会逐渐成熟 。 在小时候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可能逐渐能够耐受 。 好多婴儿时期过敏的食物,等他长大一些再吃的话就不再过敏了 。 等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对鸡蛋、牛奶、小麦、大豆等过敏的孩子中,大部分不再过敏了 。
但是,也有一些食物比如鱼虾或花生,因其含有某种特殊的蛋白质,一旦宝宝对其产生过敏反应,也很可能终生都不能耐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