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么保暖 保暖需注意这些事项

有人觉得冬天保暖就是不断加衣服 。 不断加衣,不断加衣,于是变成了个大粽子 。 这样真的暖和吗?事实往往相反,穿得挺厚,效果挺差,再看看别人似乎没怎么加衣服,好像也不冷 。 了解在严冬该护住身体上的哪些部位 。
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是现在还处于冬季,很多寒冷导致的疾病还是非常容易发生的 。 保暖是抵御严冬的主要办法,但是身体上的保暖也要分重点区域 。
1.头部
在中医看来“头为精明之府”,而且经常梳头就是一种长寿秘诀,所以自古就有“日梳三遍百病除”的说法 。
如果头部受凉则会引起气血亏损,血管紧张,出现头痛的现象 。 并且,头部受凉寒气入侵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 另外,头部聚集着大量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痉挛,这也是为什么冬季经常发生面瘫的一个原因 。 而对于三高人群,更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寒冷会导致血液的粘度增加,受凉则会加重这种现象,三高人群要防止中风和血栓的出现 。
2.颈部
颈部通俗的讲也就是我们的脖子,如果说头是人体的君王,那么脖子就是将军,大脑发出的各种指令由颈部的联系,才能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 。
首先,颈部有食道、血管、颈椎和气管,所以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 。
其次,一旦脖子受凉,处于脖子处的身体组织都会受到影响,而同时引起身体系统循环问题 。 简单的会出现咽喉痛、感冒、咳嗽、颈椎痛等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大脑的供氧、供血不足,甚至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出现僵硬现象 。
所以,早上一定要将脖子护好,其实保护脖子非常简单,也就是一条围巾、高领毛衣等能够做到的 。
3.耳朵
中医里有“肾开窍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等说法,人体的十二条经脉通于耳,而耳朵皮肤薄弱,血管浅,皮下缺少脂肪的保护 。 所以,冬季的耳朵非常容易受冻 。 如果耳朵受到寒冷的刺激,则会出现血管收缩,耳朵组织缺氧出现冻伤的现象 。
另外,耳朵受凉还会影响肾气,减低抵抗力,出现感冒 。 冬季的早晨一定要护好耳朵,而护耳朵不仅仅保暖这么简单,还要注意耳朵的血液循环,如搓耳朵、捏耳朵等都可以达到护耳的效果 。
4.鼻子
鼻为肺之窍,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 。 鼻子起到过滤空气、呼吸和感知气味的作用 。 一旦鼻子受凉,则寒气入侵,导致伤风感冒的发生 。 另外,鼻子受凉,其内部的粘膜也会受到伤害,那么过滤功能则会受到影响,粉尘、细菌、病毒等会趁机进入肺部,引起疾病 。
所以,冬季的早晨要护好鼻子,而护鼻子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出门带口罩、多按摩鼻子两翼就可以 。
其实冬天的保暖有窍门,不是随随便便加一些衣服就可以的 。 下面几个方面给各位怕冷的人士支支招,冬天怎样才能让保暖的效果事半功倍 。
为什么衣服穿得多反而不暖和?
服装领域的专家介绍:衣服的保暖性与所用材料的含气量、透气性和厚度密切相关 。 保暖的原则就是穿含有较多空气的衣服,并保留住这些空气,也就是说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到衣服的保暖程度 。
因为冷就一件件加衣服,空气层厚度确实增加了,但是当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的对流也明显增大不少 。 这样反而降低了保暖性 。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穿得十分臃肿,但是走路的时候还是被冻得发抖;而反观另外一些人虽然穿得不是很多,但是却走起路来容光焕发 。
冬季保暖又哪些诀窍?
1、衣服搭配有讲究
冬季衣服的选择上面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
保打底衣物尽量选择型号跟自己最贴合的,不要选择大一号的,这样保暖性最好又修身 。
外套选择一些修身款的羽绒服或者含羊绒的大衣,防风效果比棉服好了一个档次 。
腿脚的保暖比上半身更为重要,选择质量上乘的护膝和优质的羊毛袜子保证你的腿脚暖和,又不需要穿过多衣物 。
此外,在外套下面穿一件连帽卫衣或者抓绒冲锋衣,都能让你在冬日里不仅不惧严寒,更能美丽时尚!
2、饮食保暖有方法
怕冷的人多半体质偏寒缺铁,所以冬天的时候饮食应多以温性食物以及补铁食物为主,为大家推荐几种既好吃又抗寒的饮食 。
(1) 四物牛腩汤
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配上牛腩,小火慢炖 。 这类食物以中药作汤,牛腩为媒,活血补血,炖出温暖,炖出美味 。 不过,由于其含有中药成分,食用前应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看是否与身体相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