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往往有许多人会因为一些直接暴力或者是间接暴力而引起锁骨骨折 。 那锁骨骨折手术怎么做的呢?锁骨骨折又应该怎样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 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
锁骨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1、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
臂丛麻醉下患者卧于X线监视床上, X线监视下, 闭合复位, 局部消毒, 术者持摇钻克拉针, 选择锁骨肩峰端, 距肩锁关节2~3cm处, 锁骨前下为进针点, 针与皮肤为35°角 。 钻透皮质后改为15°~20°角, 与锁骨远端水平方向自下向上穿透锁骨远段至断端截面核心, 针尖穿出0.5cm, 以便复位时可插入另一断端, 起稳定作用, 帮助复位 。
应用手法及穿入远端锁骨的克氏针进行复位, 对位后, 助手捏住锁骨断端固定, 将克氏针穿入近端锁骨, 并穿透对侧皮质约0.5cm, 折弯针尾, 保留0.5cm, 剪断针尾, 针尾埋入皮下组织中, 最多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 。 X线透视下, 查肩锁关节见位置良好, 固定可靠, 术后针孔包扎, 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 2周后行功能锻炼, 6~8周后复查、取针 。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左右, 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 。 锁骨形状细长, 位置表浅, 跌倒时手掌、肘或肩着地, 传导暴力多引起锁骨中1/3骨折, 骨折类型多为横断型或短斜型, 儿童多为青枝型 。
2、锁骨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患侧肩背部垫高30°左右, 须臂丛麻醉或局部麻醉, 以骨折处为中心, 沿锁骨纵轴干锁骨下缘作适当弧形切口, 显露出骨折断端, 用持骨钳整复骨折, 拼凑碎骨块, 位置满意后, 取适当型号锁骨记忆合金置于0℃无菌生理盐水, 使变形、张开, 满意后立即植入骨折断端, 加用30℃~40℃温无菌生理盐水, 使其记忆恢复原形, 见固定可靠, 位置满意, 冲洗伤口, 止血, 逐层缝合伤口 。
术后三角巾中立位悬吊1~2周, 行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锻炼, 拆线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8~12周复查X线片, 适当持重 。
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较多, 保守治疗, 锁骨带固定, 复位困难、固定时间长, 活动受限, 骨折端向下移位至畸形愈合, 还会带来一些并发症, 如胸锁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 胸廓出口综合征;克氏针固定不牢固, 存在骨不连可能;钢板内固定, 骨膜、骨质破坏多, 骨不连, 骨愈合延迟, 粉碎性骨折较难固定 。
锁骨记忆合金内固定牢固可靠, 可对抗上肢旋转剪力、内外张力、上肢气力等应力, 有利于锁骨功能的早期建立和肩关节早期功能活动和功能恢复 。 同时也利于恢复胸锁的外观 。 本法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不失为治疗锁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手术注意事项
(1)切口宜小;
(2)尽量减少骨膜剥离;
(3)避免损伤锁骨下血管神经;
(4)缝合皮肤张力不亦过大, 否则易造成皮肤感染、破溃;
(5)尽量完整拼凑好碎骨块, 并予可吸收丝线适当捆扎固定 。
3、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段骨折
患者取平卧位, 患侧肩部垫高 。 首先用尽量小的切口显露骨折端, 将骨折端复位, 用克氏针或钢丝暂时固定骨折端 。 然后切口延长显露肩锁关节至肩峰部 。 肩锁关节有损伤者, 应清理关节内碎骨块及嵌插的软组织, 将关节复位 。
用两枚直径2.0mm克氏针自肩峰部穿经肩锁关节平行传入, 自骨折端内侧1cm左右穿出骨皮质 。 自折端内侧锁骨横向钻孔, 穿入一根钢丝, 在锁骨上呈8字交叉, 绕过肩峰部克氏针, 然后打结固定, 将克氏针尾端弯曲埋于皮下, 同时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 。 术后三角巾悬吊保护4~6周 。
锁骨外侧段骨折时, 上肢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适用于各种锁骨外侧段骨折的病例, 其治疗效果确切, 操作方便, 容易掌握, 应广泛用于锁骨外侧段骨折的治疗 。
重力和胸锁乳突肌牵拉可以在折端产生分离力, 克氏针张力带可以将其转化为压缩力, 使骨折端结合更紧密, 并能有效防止旋转移位 。 其手术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创伤小, 无需或仅做少量骨膜剥离, 有利于骨折愈合;固定可靠, 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 。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 又称为缺盆骨骨折、锁子骨断伤,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
锁骨骨折的症状表现
外伤后锁骨局部疼痛, 肿胀明显, 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 骨折处异常隆起 。
患侧肩下垂并向前、内倾斜, 头向患侧倾斜, 下颌偏向健侧, 常以健手托住患侧肘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