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防衰 春季养生重养阳

目录:
第一章:抗老防衰 春季养生重养阳
第二章:抗老防衰 健康加减法
第三章:抗老5招 女人30如何延缓衰老
春季是生机盎然的季节 , 那么春季养生的重头戏在哪呢?春季保健要把重心放在哪里呢?抗衰老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抗老防衰 春季养生重养阳
中国有句保健谚语 , 叫做“春天孩儿面 , 一天变三变” 。 春季 , 大地回暖 , 万物更新 ,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 然而 , 由于这个季节温差悬殊 , 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 , 稍不注意 , 就会引发新病或旧病发作:现代养生家都认为 , 春天人体阳气升发 , 与春之阳气相应 , 《黄帝内经》中记有“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 长期以来 , 对人们养生防病、抗老防衰起着重要作用 。
春日养阳顺应气候
春季是一年之中冷暖空气交会最频繁的季节 , 其气候特点是乍暖还寒 。 所以要顺应气候多变 , 注意防寒保暖 , 不使阳气受遏 。 “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之上策 。 由于春季气温变化较大 , 加上人们已穿了一冬的棉衣 , 代谢功能较弱 , 不能迅速调节体温 。 如果穿衣单薄 , 稍有疏忽 , 就易感染疾病 。 特别是有些人稍感气温上升便急忙将冬装脱掉 , 一些爱俏的年轻人更以早披春装为时髦 , 即使冻得瑟瑟发抖也在所不惜 。 从养生角度来看 , 这些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 老年人肾亏脾弱、阳气不足 , 更应注意防寒保暖 , 适时增减衣着 。
春日养生调节饮食
春季阳气升发 , 要做到合理调节饮食 , 注意饮食保健 。 《千金要方》指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 。 中医认为 , 脾胃是后天之本 , 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之气健壮 , 则可以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 , 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 , 损伤脾胃 。 所以 , 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 , 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 这样可以强身补虚 , 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 老年人的饮食更应讲究饭菜温热、容易消化、品种多样、不宜过饱 。 脾胃虚弱者或可吃点姜 , 以驱寒养胃;哮喘病患者应喝些蜂蜜水 , 以润燥、止咳、镇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禁食辛辣、高盐食物 。
春日养生愉悦心情
中医理论认为 , 春天养阳重在养肝 。 在五行中 , 肝属木 , 与春阳相应 , 其在志为怒 , 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 , 故有“大怒伤肝”之说 。 所以 , 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 , 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 , 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 , 使内分泌功能紊乱 , 免疫功能下降 , 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 。 因此 , 春天要摆脱气候带来的情绪变化 , 从精神上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 调整好自身的精神状态 , 从而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
春日养生适当运动
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 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了人们的运动锻炼 , 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 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 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 , 以增强其运动功能 , 活动筋骨 , 畅达气血 , 养护阳气 。 一般来说 , 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 , 让形体虽动但不倦 , 肌肤微微出汗为宜 。 基于这个道理 , 有人提倡春日宜“夜卧早起 , 广步于庭 , 披发缓行” 。 其中的“缓行” , 就是指小运动量的锻炼 。 不同层次的人 , 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 坚持户外活动 , 就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预防疾病的入侵 。
抗老防衰 健康加减法
人类的心脏时时刻刻都在运动 , 就像全身的“发动机” 。 众所周知 , 汽车的发动机需要定期保养 , 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 人体亦应如此 。 可是 ,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心脏有了问题以后才来看病 。 殊不知 , 心肌梗死一旦发生 , 对心脏等的创伤巨大 , 很难补救 。
时下 , 日本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说法 , 就是“玩命地学、玩命地干、拼命地玩” , 我认为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不对的 。 我年轻时也曾经这样“玩命过” , 我当时的口号是“做两头燃烧的蜡烛” , 这种拼搏精神确实让我的业务得到提高 , 不过 , 这样的蜡烛虽然很明亮 , 但寿命也注定短暂 。 当我猛然意识到这点时 , 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 , 开始坚持“加减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