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月子病 让你做幸福妈妈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四招调理“月子病”
第二章 “月子病”的注意事项和保健
第三章 新妈妈要小心预防6种“月子病”
许多产妇在产后落下了四肢怕冷的毛病,专家认为这个“病”很多时候是由于产妇坐月子时受凉造成的,俗称“月子病” 。 让许多新妈妈在经受了生孩子的痛苦后,还要继续受折磨 。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这种病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
中医四招调理“月子病”
小陈去年秋天生孩子,因为天气炎热,月子里都是穿短衣短裤,结果落下了四肢怕冷的毛病,只要天气有点凉,就得穿上厚衣服御寒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陈小平指出,产后四肢怕冷很多时候是由于产妇坐月子时受凉造成的 。 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产后元气、津血俱伤,腠理疏松,生活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均可致气血不调,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而变生产后诸疾 。 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就易导致产后四肢怕冷、关节疼痛,俗称“月子病” 。
对于该病的调理,专家提出了四种方法,但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中药汤剂
⑴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
⑵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
【中医调理月子病 让你做幸福妈妈】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 。 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 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
4.贴耳穴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 。 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
陈小平还强调,本病应以预防为主,要调情志,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 。 保暖并不等于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房间应保持通风,但月子里产妇要注意避风,绝不能吹过堂风,不能受寒,应穿长袖衣服和袜子,空调、风扇不要对着吹,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 。 老人常叮嘱“坐月子不要轻易洗头洗澡”,因此有些产后妈妈坚持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 。 陈小平指出,坐月子期间洗澡、洗头是可以的,不过应控制好水温,避免水温过低,洗完后用风筒马上吹干 。 她建议,用生姜煮水来洗澡洗头,有祛风的功效 。 另外,月子里要加强营养,适当活动,增强体质,也有利于预防“月子病” 。
“月子病”的注意事项和保健
注意事项
根据大多数月子病人的病因,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
1.孕妇产后一月内禁止过性生活,否则可能伤及性命 。 为保险起见,百日后才可 。
2.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 。
3.孕妇坐月子期间不可过多活动,也不可久站、久坐,以免劳累过度留下病根 。
4.孕妇坐月子期间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除粮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的过多,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 。
5.孕妇坐月子期间不要穿拖鞋、短袖衣服、短裙,春秋冬季出门要戴帽子;出汗后一定要在室内等凉干后再出门;不能用凉水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包括夏天) 。
保健
月子病会引起全身一系列的寒凉病,如月经失调、脾胃虚寒、关节疼痛等,治得越早越容易痊愈,所以一旦发现患了月子病,就要及早治疗,可以使用以下小偏方 。
用量:红花30克、熟地30克、苏木30克、转经花(一种酷似鸡冠花的植物)30克、荆条30克、鸡蛋7个、红糖30克
用法:把红花、熟地、苏木、转经花、荆条水煎开后20分钟,放入鸡蛋(荷包蛋),煮熟后在碗里放入红糖,放入药汤和鸡蛋,吃蛋喝汤 。 每次一碗,每日三次 。 在月经来时第一天开始吃 。 (此药必须在月经来潮时吃) 。 药不全也没关系,也有效 。

推荐阅读